北京市日前宣布了涉及最核心城區的區劃調整方案: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東城、崇文、西城、宣武四個區將撤銷,同時成立兩個新的首都功能核心區——東城區和西城區。故宮所在的北京市東城區,以及中南海所在的北京市西城區同時向南擴充版圖,這一調整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近一年來,中國國內已有數個城市陸續進行了大手筆改革調整行政區劃,包括上海、天津、重慶、深圳、廈門、沈陽等。此外,除上述直轄市、經濟特區、省會城市,部分大中城市也著手進行了行政區劃調整,或正醞釀調整。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焦洪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很多行政區劃的調整都是跟經濟發展關聯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要突破傳統行政區劃的界限,必然是要引起行政區劃的變化。
“最近的調整非常大,有可能在中國形成一個趨勢”,焦洪昌教授分析指出,“或將形成某種示范效應。”
北京城區“四合二” 整合利用核心區資源
對于北京市政府調整首都功能核心區行政區劃的請示,國務院近日做出批復,同意撤銷北京市東城區、崇文區,設立新的北京市東城區;撤銷北京市西城區、宣武區,設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區。調整后,新東城區面積41.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5萬人。新西城區面積50.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4.6萬人。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副院長杜立群介紹,崇文區和宣武區是北京18個行政區中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兩個,發展空間受到局限,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滯后于核心區北部。此番區劃調整,既可以共享行政資源,使城市管理更加靈活,也能在一定范圍內彌補北京城北、城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差距,發揮北京作為首都的核心功能。
市府消息稱,此次涉及北京最核心區的區劃調整,有四大好處:一,有利于推進核心區南北區域均衡發展;二,有利于提高核心區的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三,有利于加強歷史文化名城的整體保護;四,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對北京最大的影響是發展空間。北京四個城區發展一直不平衡,東西城發展比較快,宣武崇文發展較慢,崇文宣武有空間沒有錢,而東西城是有錢但沒有發展空間。”焦洪昌教授分析稱,四區合并能夠緩解北京發展空間不均衡的問題,使南北發展保持平衡。同時,將會大大提高行政效率,減少管理重復等問題,防止在小范圍內互相爭項目。
焦洪昌教授說,從行政區劃合并來說,此次調整是實現“大北京戰略”的一個方面,前幾年北京忙于奧運會、國慶60周年慶典等,在經濟發展上如果再沒有大的舉措戰略,就可能落后于上海、天津等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