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范圍擴至全市 解決“一市兩法”
就在北京公布區劃調整的第二天,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擴容,范圍從原來的羅湖、福田、南山、鹽田四區擴大到全市,將寶安、龍崗納入特區范圍,特區面積從327.5平方公里擴大至1991平方公里,面積將增加5倍,發展空間大為拓展,這也意味著深圳進入了“大特區”的時代,特區一體化進程駛入快車道。
從2010年7月1日開始,101項特區法規開始在全市適用。這標志著長期以來困擾特區內外執法的“一市兩法”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1992年7月1日,深圳市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擁有了“特區立法權”;2000年7月1日,《立法法》正式實施,賦予深圳市“較大市立法權”。由于特區立法只在327.5平方公里的關內實行,而關外的寶安、龍崗等區實施的則是通行全省的法律法規,造成了特區內外法規適用的不統一。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主任陳滌表示,隨著特區擴容,困擾立法機關和執法部門的問題將迎刃而解,寶安、龍崗都將適用同樣的法規。深圳市委黨校副校長譚剛表示,特區擴容從根本上解決了深圳在特區功能和城市空間相分隔情況下的二元化狀況。以前深圳的產業布局和重大設施都偏重于特區內,對關外的考慮不夠,影響了城市的整體發展,造成了特區外整體發展水平的滯后,而特區擴容將為深圳的發展騰挪出更大的空間,為解決土地、資源、能源、人口的難以為繼提供了一種解決途徑。
廣東省長黃華華表示,深圳經濟特區范圍擴大到全市,為深圳未來的發展打開了廣闊的空間,這對深圳破除加快發展的瓶頸制約,優化深圳產業布局,深化深港合作,以深莞惠一體化發展,提升現代化、城市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必將推動深圳新一輪的跨越式發展。
廈門特區獲批擴至全市 將建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
同為經濟特區的廈門市,也將與深圳一樣,特區范圍擴大到全市,解決長期存在的“一市兩法”問題。
今年6月20日,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在海峽論壇大會上透露:“國務院已批準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 這意味著,廈門經濟特區將從島內130多平方公里延伸到島內外1500多平方公里,面積增加10倍多,并實現行政區劃、經濟特區、臺商投資區“三區合一”。
孫春蘭表示,國務院已批準將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并同意廈門發揮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的試驗區作用,擴大金融改革試點,建立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先行試驗一些金融領域重大改革措施。
廈門市緊接著出臺戶籍新政,將從今年8月起對廈門市現有戶籍政策進行調整,實行暫住人口落戶廈門等一系列新政策。媒體分析稱,在此背景下出臺落戶新政,將有利于廈門島外吸引和引進高素質人才,進一步推動廈門市島內外一體化建設和統籌城鄉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