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食品價格上漲過快已引起高度關注,有關方面最近將出臺政策控制食品價格過快上漲。國家發改委等部委及各地政府可能跟進出臺一攬子控制物價上漲的措施,具體可能包括限價、“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價格補貼以及嚴懲囤積居奇等,尤其加大對炒作棉花和玉米行為的懲罰力度。
上述人士透露,價格上漲,特別是食品價格上漲過快是當前國家經濟形勢中最主要的問題,此次研究出臺的措施核心意圖是要盡快遏制住價格快速上漲的勢頭,并將采取包括多種價格調控手段在內的“組合拳”方式,隨后由各相關部委拿出具體方案,并由各地政府落實。
此次組合拳可能包括在價格連續上漲過快并超過限定幅度時,采取行政措施限制價格繼續上漲;此外,在各省繼續強化“菜籃子”市長負責制,防止部分大城市蔬菜自給率過低、蔬菜價格因供應不足而漲價過快。如果上漲幅度過大,地方政府或將利用蔬菜基地建設基金等對價格進行補貼,防止繼續上漲。
分析人士指出,根據以往相關政策出臺的程序,很有可能將在本周研究部署穩定物價的工作,然后由發改委等部門根據要求出臺具體措施。
上述權威人士還透露,對于資金炒作農產品的現象,將采取更加嚴厲的懲罰措施,尤其是針對炒作玉米和棉花。今年5月,三部委聯合下發通知,稱一旦確認為囤積居奇等行為,將進行多達5倍的處罰。
商務部數據顯示,11月上旬,全國36個大中城市18種主要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每公斤3.9元,比年初上漲了11.3%。負責人表示,蔬菜價格上漲的原因很多:一是天氣異常,二是生產經營成本增加,三是消費需求上升,四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炒作現象,五是國際農產品價格上漲。
10月各項經濟數據公布,CPI同比上漲4.4%,漲幅環比擴大0.8個百分點;PPI同比上漲5%,漲幅環比擴大0.7個百分點。統計局發言人回答記者提問“中國全面通脹時代是否已經來臨時”,表示目前還是結構主導型的價格上漲。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