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回顧“十一五”時期的政府工作,我們進一步加深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認識和體會。 [09:31]
[溫家寶]:一是必須堅持科學發展。我們戰勝各種嚴峻挑戰,靠的是發展;各領域取得的一切成就和進步,靠的是發展;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仍然要靠發展。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學發展。要以人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不移走同富裕道路,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堅持統籌兼顧,促進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使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性。 [09:33] [溫家寶]:二是必須堅持政府調控與市場機制有機統一。健全的市場機制,有效的宏觀調控,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作用多一些還是政府作用多一些,必須相機抉擇。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我們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及時糾正市場扭曲,彌補市場失靈,防止經濟出現大的起落,實踐證明是完全正確的。我們必須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激發經濟的內在活力,同時,科學運用宏觀調控手段,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09:34]
[溫家寶]:三是必須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對外開放不斷深化的條件下,我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互動和依存不斷增強。必須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善于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充分把握發展機遇,穩妥應對風險挑戰,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統籌處理好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關系,真正做到內外兼顧、均衡發展。 [09:35]
[溫家寶]:四是必須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改革開放是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必須貫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我們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進改革,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全面突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改革創新,從根本上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堅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集合點,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以改革促進和諧穩定,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寧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09:37]
[溫家寶]:二、“十二五”時期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09:38]
[溫家寶]: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我們編制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交大會審議。 [09:38]
[溫家寶]:“十二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從國際看,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平、發展、合作仍是時代潮流。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結構加快調整,全球經濟治理機制深刻變革,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孕育突破,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整體實力步入上升期。從國內看,我國發展的有利條件和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市場需求潛力巨大,資金供給充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整體提升,勞動力素質提高,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政府宏觀調控和應對重大挑戰的能力明顯增強,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09:39]
[溫家寶]: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09:40]
[溫家寶]:我們要推動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今后五年,我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在明顯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年均增長7%。按2010年價格計算,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55萬億元。要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把短期調控政策和長期發展政策結合起來,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充分挖掘我國內需的巨大潛力,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局面。 [09:41] [溫家寶]:我們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服務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提高4個百分點。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城鎮化率從47.5%提高到51.5%,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態,不斷提升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經濟社會發展基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城鄉、區域良性互動,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 [09:43]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