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汽車銷售下降近七成
北京刺激消費再推家電新補貼 商報訊 (記者 吳文治)為彌補汽車消費缺口,北京將對購買二級以上能效標準的彩電、空調和熱水器進行補貼。這是北京市商務委副主任許康在昨日舉行的一季度全市商務發展通報會上透露的情況。
許康表示,今年下半年本市擬對高效節能家電產品實行購買補貼,市民購買2級以上能效的空調、彩電、熱水器等三類家電產品,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政府補貼。據介紹,該項能效補貼的具體方案將由市商務委、市發改委和市節能環保中心三部門起草,領取補貼的可能會限定為北京戶籍消費者,而且必須在北京地區使用該節能產品。不過,該項節能補貼不能同時享受家電以舊換新、家電下鄉補貼。
北京探索出臺能效補貼政策主要源于汽車限購給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帶來巨大缺口,同時引導節能環保的消費理念。市統計局一季度統計數據顯示,受汽車限購政策影響,本市一季度汽車銷售數量同比下降67.1%,達到9.3萬輛。據估計,因限購政策,北京汽車銷售額將減少600億-1000億元。
除了家電產品的能效補貼外,北京市將通過招投標方式增加家電以舊換新過程中的回收和銷售網點,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保證以舊換新政策在今年年底完美收官。同時,下月市商務委還將與旅游部門聯手拓展外地來京消費,組織“團購在北京”活動。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家電、家具等高價位商品被首當其沖地視為汽車的等價替代品,但是應該看到,2009年以來北京等地就已經相繼推出了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等惠民政策。在此前的惠民政策基礎上再推出相關的補貼政策,對其實際拉動效果不能給予過大希望。
“未來中心城區的部分消費會向三環外商業網點、社區商業轉移。”市商務委市場運行處處長王淑俠表示,目前社區消費在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中的占比達50%左右,社區消費需求增加將為商家提供更多商機。
“北京市推出的各地商品大集、家電以舊換新、發展社區商業等措施,既符合流通發展方式的轉變,也可彌補汽車銷售量緊縮的問題。但關鍵問題是,家電等耐用消費品在北京市場已處于飽和狀態,擴內需、保增長應該開辟新市場。”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國雄指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