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為全球最為風靡的SNS網站,Facebook(臉譜)再度吸引了國內網民眼球,由于被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總經理胡延平爆出入華協議已經正式簽署,落地合作方為國內某網站,并將采取另建新站的落地模式,給不少網民帶來了不少遐想的空間。
不過,由于審批結果遲遲沒有下文,此次Facebook入華的“計劃”或將再度被束之高閣,對此,有業內人士評論稱,即便Facebook入華審批得以通過,也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此外,即便順利入華,Facebook所需面臨的難題絕對比團購網站鼻祖Groupon要來得更多。
“聯姻百度”
或是虛晃一槍
按照胡延平的說法,Facebook真的即將進入中國,協議正式簽署,國內某網站是落地合作方,采取另建新站的落地模式,但完全與Facebook.com打通不可能。期間,百度是此次Facebook入華合作網站的最為熱門合作方。
不 過 ,盡 管 如 此 ,百 度 方 面 對于Facebook入華的消息則相當低調,不給予任何評論。而Facebook方面也沒有正面給予任何回應,只是近日對外聲稱,正在“學習和研究”中國市場的特點,及如何在中國的網絡環境下,確保用戶、開發者和廣告商的利益。
面對著撲朔迷離的Facebook入華傳聞,有業內人士指出,無論Facebook與哪家中國公司合作,中方企業須取得控股權,服務器必須設在中國,且會保持獨立運營,不會和Facebook國際版對接。
與此同時,由于相關主管部門遲遲未能給予審批的答復,Facebook即便選擇了合作伙伴,業務也無法正常開展。也就是說,Facebook想要在短期內進入中國的希望并不算太大。
“入華”
要多加考量
“要有耐性,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的市場與用戶,莫想一步登天。”對于Facebook的入華傳聞,原MySpace中國(聚友網)CEO魏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他看來,Facebook入華即使遵守中國的規矩,也不見得行得通。
記者注意到,Facebook之前,有“社交網站鼻祖”之稱的MySpace便在中國鎩羽而歸。2007年4月,MySpace與IDG、中國寬帶產業基金合資成立MySpace中國。此后,盡管Myspace宣布了一系列本土化策劃,包括啟用中文名“聚友網”,但其在中國的發展一直未有起色。
“盡管MySpace在中國的落敗主要原因是因為其總部份額的大幅下滑,但這對Facebook來說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前車之鑒。”有業內人士如是評論。公開資料顯示,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新聞集團旗下的社交網站MySpace目前正面臨剝離或出售。
除此之外,國內SNS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人人網、開心網、騰訊朋友等都已經占據一定份額。此外,微博的火爆也給SNS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而這些都是Facebook入華之前所需要考量的問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