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地方財政舉債
在陸磊看來,政府換屆之際,本次金融工作會議的主要議題,應當是“固本培元”,就是將過去三年刺激政策下帶來的一些不合理擴張和結構不平衡問題妥善解決掉,避免給下一屆政府的未來操作造成風險。”
因此,此次會議強調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妥善處理存量債務,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將地方政府債務收支分類納入預算管理,構建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控制和風險預警機制。”
“建立對地方債務風險的監控機制,將是今后幾年用于解決融資平臺的主要政策之一。”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向本報分析,預計2012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將會由目前試點的廣東、浙江、上海等四地逐步擴大到更多地方。包括地方出售一些國有資產,地方國有資產融資。”
據德意志銀行測算,目前,地方政府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大約在3萬億元左右,持有非上市國有企業的資產也大約有3萬億元,兩者相加,地方政府差不多控制6萬億元的資產規模,假設今后幾年出售10%,即可融資6000億元,解決融資平臺的問題。
參會的銀行家對地方政府債務持樂觀看法。中行行長李禮輝表示,一些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在償還定期的到期貸款方面出現某些困難,但對于怎樣解決融資平臺還貸問題,地方政府已做出很大努力,并取得明顯成效。
周小川也指出,整體來講,中國政府債務與GDP之比,總體處于在國際上比較低的范圍內,“應該說我們有能力控制和消化地方財政的債務問題。”
金融改革長期命題
從會后的一些跡象看,利率市場化、金融國資委、存款保險制度等此前熱議話題,尚未形成統一共識,也未出現在最終總結報告當中。
一位地方銀監局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利率市場化改革,此前曾征求過各部門意見,最后沒有形成共識。央行行長周小川1月7日接受中央媒體采訪時也表示,目前已經基本具備了利率市場化的條件,隨著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和成功上市,金融機構的軟約束和不公平競爭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利率市場化改革有條件進一步推進。
不過,農行和建行兩大掌門人蔣超良和王洪章對利率市場化仍然持謹慎態度。蔣超良表示,在中國目前還不具備利率完全市場化,“因為利率作為一個資金的價格,跟商品價格一樣,現在我們國家這種商品價格,有的地方還沒有完全放開,它市場化有一個過程,它的發育程度是要有一個周期的。”
不過,利率市場化已經不可避免。借用一位監管中層的話說,目前就剩下存款利率化一道防線,但大家都曉得,未來肯定要放開,2010年以來,隨著銀行理財產品的大發展,存款利率實際上處于一種半市場化狀態了。
與此類似的還有呼吁已有十年之余的存款保險制度,早在2007年的第三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國家就已決定推行存款保險制度,會議之后實施方案都已制定,但此后全球金融危機爆發,這一制度建設相應有所推遲。
周小川表示,目前來看,此前的準備工作大體上都是有效的,需要尋找一個合適的時機,擇機出臺。
在彭文生看來,本次金融工作會議仍然延續了以往三次會議的改革主題,且改革將更多圍繞打破金融業壟斷和行業壁壘,提高金融業效率的主題展開。
此次會議開出的“藥方”包括推進股權多元化,放寬準入,鼓勵、引導和規范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參與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改制和增資擴股等。
彭文生分析,未來一段時間,在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拓展融資渠道、發展中小銀行、以及引入風險偏好程度較高的多元化投資主體等方面,預計會有具體的落實政策出臺。其中,發展中小金融機構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的步伐加快將成為2012 年金融改革的主要看點。
此外,隨著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改革相繼完成,金融機構改革步入政策性銀行、農村金融機構、AMC等深水區,比如,明確政策性金融機構要堅持以政策性業務為主體,明確劃分政策性業務和自營性業務,實行分賬管理、分類核算,其中,再次明確國家開發銀行要堅持和深化商業化改革。
資本市場改革領域,諸如“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抓緊完善發行、退市和分紅制度;促進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協調健康發展”措施若能落實,極大提振了投資者信心,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構成長期利好因素。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