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4日發布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將201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為3.3%,將2012年中國經濟增速下調0.8個百分點,至8.2%,并將中國2013年的經濟增速下調0.7個百分點,至8.8%。
報告預測2012年美國經濟將增長1.8%,歐元區經濟將萎縮0.5%。另外,IMF預計日本2012年經濟將增長1.7%,2013年增幅為1.6%,較此前預期分別低0.6和0.4個百分點。預計印度2012年和2013年的經濟增速分別為7.0%和7.3%,2011年和2010年分別為7.4%及9.9%。

IMF報告警告,近幾個月來全球金融穩定風險加大,需要采取進一步措施恢復市場信心。
報告說,雖然歐洲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以圖控制歐元區債務危機和解決銀行業問題,其中有些政策在提振市場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歐洲國家在融資方面仍面臨挑戰,下行風險依然存在。
報告指出,歐元區外圍國家融資成本增加、尤其是去年第四季度中短期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與長期收益率形成倒掛,表明融資困難和違約風險加大。隨著危機加劇,融資壓力已從歐元區外圍國家傳導到歐元區核心國家,從主權國家層面傳導至歐元區銀行業。

全球經濟活動將減速
根據《世界經濟展望》最新預測,全球經濟活動將減速,但不會崩潰。多數先進經濟體將能避免重新陷入衰退,而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活動將從較高的速度上放慢下來。然而,作出這種預測的假設是,歐元區政策制定者將加大克服危機的努力。
下行風險顯著上升
下行風險主要來自:最緊迫的風險是歐元區主權與銀行融資壓力之間的惡性循環加劇,導致更大規模、更持久的銀行去杠桿化過程以及信貸和產出的大幅收縮。該情景假設,主權利差暫時上升。對財政可持續性的擔心加劇,迫使各國實施更為前傾的財政整頓,從而抑制近期需求和增長。銀行持有的主權債務和對私人部門的貸款遭受更大損失,因此,銀行資產質量的惡化程度大于基線預測。私人投資對 GDP 比率將進一步收縮 1.75 個百分點(相對于《世界經濟展望》預測)。結果是,歐元區產出比《世界經濟展望》預測下降約 4%。假設對世界其他地方的金融蔓延效應比基線預測更強(但弱于 2008 年雷曼兄弟公司倒閉之后的情況),并設定通過國際貿易渠道產生的溢出效應,那么,全球產出約比《世界經濟展望》預測低 2%。
另一個下行風險是,美國和日本在制定中期財政整頓計劃方面的進展不足。在短期內,這一風險可能不嚴重,因為歐元區的動蕩使美國和日本的政府債務更有吸引力。然而,只要預計公共債務水平中期內將上升,并且如果沒有明確和可信的財政整頓戰略,全球債券和貨幣市場就有可能出現動蕩。
一個更緊迫的風險是,在美國,易出事故的政治經濟將導致近期內財政過度緊縮。
主要新興經濟體的風險與經濟可能出現硬著陸有關,特別是在潛在產出不確定(可能減緩)的背景下。近年來,一些主要新興經濟體的信貸和資產價格快速增長,金融脆弱性加劇。這刺激了需求,并可能導致了對這些經濟體趨勢增長率的高估。如果房地產和信貸市場走勢趨弱(觸發因素是國內信心喪失和預期減弱,或國外需求下降),則可能對經濟活動帶來嚴重破壞。
此外,人們對地緣政治因素引起的石油供給風險的擔憂再度增加。由于庫存和剩余產能緩沖有限,并且實物市場狀況在 2012 年全年預計都將處于緊張狀態,因此,如果對與伊朗有關的石油供給沖擊的擔憂加。ɑ虺霈F實際的供給中斷),石油市場將受到嚴重沖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