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方面,由于日本出現了多年未見的連續逆差,且采取了規模巨大的量化寬松政策,日元避險角色逐漸消退。年末美元兌日元匯率為86.72日元/美元,日元全年貶值11.3%。年中以來,由于美元持續走貶,而各國經濟開始探底回升,對大宗商品需求回暖,導致一些商品貨幣匯率走高。以澳元為例,年末兌美元匯率為1.0393美元/澳元,較年初上漲1.83%。
展望2013年,歐元匯率仍會受到一些不確定因素影響,如德國和意大利大選、希臘經濟表現等,但鑒于救援路線圖已經明確,市場的適應性顯著增強,預計歐元匯率會以小幅升值為主。美元指數受到開放式QE政策帶來的貶值壓力與美國經濟更為強勁帶來的升值壓力的雙重影響,預計會在一個比較窄的箱體內波動。日元匯率會受量化寬松政策以及經濟疲弱拖累而繼續走貶,商品貨幣將以震蕩升值為主。
大宗商品價格將小幅回升。大宗商品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即農產品、金屬產品和能源產品。其價格波動主要受供給、需求以及美元幣值的影響。2012年全球經濟整體疲弱,來自需求方的影響相對有限,而由氣候變化與地緣政治帶來的供給沖擊也僅影響到部分商品,整體來看,美元幣值成為左右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最主要因素。
最能反映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RJ/CRB指數走出了典型的“V”字型,年末收于294.8點,比年初下跌3.4%。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在一季度受地緣因素影響,一度達到128.4美元/桶的年內高點,但此后隨美元升值而下降至88.5美元/桶的年內低點,全年收于111.3美元/桶,比上年末漲3.0%。黃金價格收于1675美元/盎司,比上年末漲8.4%。期銅收于7944.3美元/噸,比上年末漲7.0%。玉米期貨收于698.3美元/噸,比上年末漲17.4%。
展望2013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的空間同樣會比較有限。一方面,經濟小幅回升,供給與需求帶來的沖擊不會太大;另一方面,美元指數可能只會窄幅波動。因此,預計2013年大宗商品價格會有所上漲,但不至于帶來全球通脹壓力。
經濟政策:蕭規曹隨
相比于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在去年各國的政策考量中均退居次席(俄羅斯除外),主要經濟體均采取了寬松貨幣政策。2013年物價壓力仍然不大,預計各國政策仍將以穩增長作為主基調。
發達經濟體仍以量化寬松政策為主。2012年,發達國家由于財政政策失效,基準利率接近于零,政策工具基本只剩下量化寬松可選。美聯儲于9月份推出開放式的QE3,每月購買400億美元的資產支持證券(MBS)。在12月議息會議上又明確提出只要失業率高于6.5%、預期通脹率低于2.5%,將會繼續執行寬松政策;在扭轉操作于年底到期之后,美聯儲增加了QE規模(也有人稱其為QE4),維持每月850億美元的購買總量。歐央行于7月份降息25個基點,再融資利率達到0.75%的歷史最低水平;9月份推出了類似于量化寬松的直接貨幣交易計劃(OMT),在二級市場不限量購買國債。英國央行7月份將資產購買規模擴大至3750億英鎊,這是危機以來的第4輪量化寬松。日本央行在12月份的議息會議上推出第10輪量化寬松政策,將資產購買規模擴大至101萬億日元。由于經濟仍然低迷,而物價仍不足慮,預計2013年量化寬松政策仍是發達國家的無奈之選。
新興經濟體的政策選擇將繼續分化。2012年3季度以來,韓國、泰國、巴西選擇了連續降息,印度央行則選擇降準不降息,以達到既釋放流動性又防止通脹反彈的目的,只有俄羅斯反其道而行,加息25個基點,成為2012年以來首個加息的新興經濟體。2013年,預計新興經濟體的政策選擇難度將加大。一方面,經濟增長下行態勢仍未扭轉,另一方面,國際流動性泛濫將導致通脹壓力上升。這種狀況將促使新興經濟體的政策實施繼續分化,不排除有新的國家追隨俄羅斯加入加息陣營。
整體來看,201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會溫和回升,國際市場難以掀起大的波瀾,各國政策以連續性為主,因此,今年的世界經濟可能是危機以來相對平淡的一年。對各國決策層來說,這種平淡總好于拆東墻補西墻的疲于奔命,各國經濟也將在平淡中獲得寶貴的喘息之機,從而為新周期的啟動積蓄動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