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自己的殺手锏
“我們已經與海爾、TCL、諾基亞等10多個廠商達成了協議,廣東一帶生產MP3的企業也已經同意免費鋪貨進場。”言語間,陳峰偉頗為躊躇滿志。“我們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意向性的大單子,價值400萬的彩電,是某高校團購的。因為涉及商業機密,具體我就不透露。” 陳峰偉主動向記者透露這個喜訊。
當問及南京的家電商戰現狀時,陳峰偉表示“歡迎競爭,不回避競爭”。他認為自己的殺手锏有兩個,一是服務:唐電的管理層、店員都是大學生,最懂大學生的消費需求,在仙林具有天然的接近性,比大店反應敏捷。二是營銷模式:曾經一度,陳峰偉整天都在琢磨這個全新的盈利模式到底是什么?“創造不同于國美、蘇寧的盈利模式——盛大網絡靠‘點卡’收費模式,福中電腦靠‘3+3’模式,我要創造出自己的盈利模式。”他現在想到的是,在賣場沒建成之前,通過網上營銷發展客戶。賣場在今年2月底開業后,可以發展一種直銷模式,讓員工深入到身邊宿舍。公司給他們固定工資加提成,還有彈性的工作時間,不占用他們正常的學習時間。
新公司的管理團隊也是陳峰偉一手挑出來的,半年以前,副總邢永攀還是石家莊經濟學院的一名學生,他看到有關陳峰偉的報道,于是直接聯系到陳,一方是融資優勢,一方是管理優勢,雙方一拍即合。鄧悠是南京郵電大學大三的學生,他在唐電電器的職務是董事局辦公室主任。得知陳峰偉的賣場計劃后,他主動找上了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陳峰偉分給了他們股權的一部分。
我不反對做嚴介和第二
談到陳峰偉開大賣場,太平洋建設集團董事局主席嚴介和是繞不過的話題。
在不久前的經濟年度人物評選中,嚴介和躍入公眾視野,但是也因其獨特的投資方式而引起爭議。在陳峰偉開大賣場過程中,嚴介和給予陳峰偉大量無私的幫助,為陳峰偉提供貸款風險擔保,還親自出任唐電電器的名譽董事會主席。就連唐電電器的企業哲學“腳步到達不了的地方,眼光可以到達;眼光到達不了的地方,夢想可以到達。”也是嚴介和當初與陳峰偉交流時定下的基調。這不能不讓人產生聯想,甚至有坊間傳聞陳是嚴的外甥。
當記者試探性地向他求證時,陳峰偉表示,“我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并且反問記者:“我是河南周口的,他是江蘇淮安的,怎么可能是親戚呢!”
原來陳峰偉和嚴介和非親非故,在陳大一的時候,嚴曾到南郵開過一個講座,陳峰偉就是在那個講座上得到嚴的手機號碼,隨后經常拜訪嚴,還于暑假期間在太平洋建設集團實習了一個月。
實習時,陳峰偉任董事會主席助理,跟在嚴介和的身邊,他看到了這個龐大企業的企業文化魅力。很多理念例如“股份大眾化,財富社會化”都被陳峰偉借用到自己企業之中。還有陪著嚴介和召開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也成為陳峰偉后來操演的藍本。
對于嚴介和,陳峰偉保持著一種朋友兼教父式的尊敬,在太平洋建設集團實習期間,他沒有要一分錢報酬。“嚴主席說我很有他年輕時的樣子。我和他每次交流時都很有默契感。我有時稱嚴主席為嚴老師,他曾開玩笑說如果他開商學院,我就是他的第一個學生。我當初決定開大賣場時,嚴主席很支持,還回憶了他20歲時競選廠長成功的事。我現在每天都和嚴主席保持電話聯系,密切時一天能打七八個電話給他。”
頓了頓,陳峰偉說:“如果我不辦大賣場的話,我會選擇進太平洋建設集團當一名員工,因為那里很有人情味。” 陳峰偉于2005年7月11日進太平洋建設集團實習,那天也是他的生日。集團副總強煒親自給他辦了生日晚會。這一幕至今讓陳峰偉感慨不已。
“如果把你比作嚴介和第二,你愿意嗎?”在采訪接近尾聲時,記者問。
陳峰偉認真考慮了一下,說:“我不反對。但是我和嚴主席只是在某段時間、某些地方相似,我和他還是有些不同的。”
對于陳峰偉龐大的商業戰略構想,很多人都在發問:他這樣做會不會是一時沖動?會不會是異想天開?會不會是前途未卜?擔任唐電總顧問的太平洋建設集團的副總裁強煒則肯定地說:“小陳曾在太平洋集團實習過,對于他這種敢于嘗試、敢于打拼、敢于邁出第一步的精神,我們會在文化角度和市場細分等無形的方面給予最大的幫助,我們對此事是持樂觀態度的。”對于成功的概念,這位女強人是這樣闡發的:“對于他來說,邁出第一步,不管以后失敗還是成功,他都是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