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14萬的年薪 研究生回鄉當“豬倌”
年薪14萬元的銷售主管,對于一個大學畢業又讀過MBA的研究生而言,無疑是一份待遇優厚的差事。可偏偏有這么一個“傻子”———自貢市榮縣度佳鎮復家塘村的唐忠華,竟放棄高收入的銷售主管職位,不顧父母、親友們的極力勸阻,回到家鄉自貢投資40多萬元,辦起了養豬場,當起了“豬倌”。
高薪主管辭職回鄉養豬
今年28歲的唐忠華,是榮縣度佳鎮一名普通的農家子弟。2001年7月,從四川農業大學畢業后,他成為成都一大型科技公司的獸藥、飼料的銷售員和銷售主管,年薪14萬元。2002年,他又繼續在職深造兩年半,成為西南交通大學高級工商管理在職MBA研究生。
照理說,一個剛步入社會不久的大學生,已拿到農業大學和MBA研究生的雙料文憑,又在省城一大型公司擔任要職,年薪豐厚,令很多人羨慕不已,應該心滿意足了。然而,這個小伙子卻偏偏有那么一股子倔勁———2004年底,唐忠華毅然辭職離開公司,回到家鄉自貢榮縣租賃原新橋鎮一個村小學校的空房建起了豬舍,當起了一名高學歷“豬倌”。
養豬的成就感無比高
唐忠華在川農大老師的幫助指導下,千里迢迢趕到上海,以每頭1500元的價格購回100頭PIC(五元雜交)良種母豬,又以每頭4000元的價格購回3頭種公豬,進行精心飼養。2005年1月2日,唐忠華創辦起自貢市惟一的PIC五元雜交種豬養殖基地———自貢市眾盛養殖場。培育和購買種豬及飼料,花去了唐忠華40多萬元,他把蓋房結婚的20多萬元存款以及向親友借貸的30多萬元錢全部投入到了養豬場,而父母卻至今住在沒有房門的簡陋豬場內。
近日,記者來到唐忠華創辦的豬舍看到,身穿白大褂的唐忠華,人看上去皮膚更黑了。此時,他儼然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正在精心呵護自己的“病人”———一頭頭長勢良好的生豬。他告訴記者,這個品種的母豬是從英國引種回來的,是目前國內最優良的瘦肉型豬,具有長勢快,抗病力強、發病率小、瘦肉多等特點,瘦肉率達60%,比目前普遍的良種豬———三元雜交豬還要高。
談起自己回鄉養豬的做法時,唐忠華憨厚地笑了笑,沒有正面回答。他只是告訴記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行行都可以出狀元。當我親手把這個養豬場建起來,看著每一頭仔豬肥嘟嘟地成長時,心里同樣有無比高的成就感!”記者了解到,為了這個養豬場,唐忠華沒少操心。今年3月28日晚上8時半,唐中華為了給3頭母豬接生,硬是強捱瞌睡到29日凌晨3時過,熬夜7小時才成功接生下35頭仔豬。
養豬場建成“跨國”企業
唐忠華高興地告訴記者,通過4個多月的飼養,豬舍里已有60頭母豬配種,至去年10月份便有700多頭仔豬上市,實現銷售收入30萬元。目前,不少市內、市外的養殖場都派人前來洽談購買仔豬事宜,但他的銷售范圍暫時只對榮縣境內。新橋鎮黨委書記劉純忠談起唐忠華的豬舍時感慨不已。劉純忠稱,鎮黨委、政府把唐忠華到鎮內建豬場視為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給予積極支持,不論在修建圈舍,還是協調各種關系方面,鎮黨委、政府都是一路“綠燈”,“過去我們想都不敢想,像唐忠華這種高層次人才會到基層來創業。可現在我們信了,這個品質可貴、勇于創業的小伙子的確讓人眼前一亮!”劉純忠欽佩地說,唐忠華不光自己養豬,還經常上門給附近的鄉親傳授先進養豬技術,并以賒銷方式為周圍養豬戶提供優質種豬,實現規模飼養。
據唐忠華透露,去年7月5日,他的PIC種豬養殖場內,迎來了菲律賓的PIC全球銷售總監NEIL先生一行。NEIL先生一行到豬場參觀后表示,養殖場的飼養管理技術非常科學,NEIL先生、PIC中國西南片區的銷售經理汪德樹與唐忠華簽訂了一份合作協議,豬場的養殖技術、資金扶持、仔豬銷售市場開發,由PIC中國公司負責;而唐忠華則成為自貢片區惟一的PIC優良品種豬的推廣、仔豬提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