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大學生修腳匠”的“產業計劃”
提起胡志國的名字,很多人不知道,但提起那個大學畢業生修腳匠,大家還會有印象。2004年大學畢業后,胡志國遠赴揚州學習修腳技藝。曾拜揚州當地多位修腳高手為師,熟練地掌握了一手修腳絕技。去年年末,胡志國應邀去揚州參加修腳大賽,以高超的手藝,在揚州當地引起了震動。這位當時被大家“不看好”的高學歷修腳匠,立志要將修腳這一傳統技藝發展成一個產業。
揚州修腳大賽特意請哈爾濱小伙參加
去年年末,在全國修腳行業內已經小有名氣,并在哈爾濱開店收徒的胡志國,接到了遠在揚州的師傅打來的電話,邀請他到揚州參加修腳大賽,并說,這是本次大賽組委會特意邀請他的。抱著檢驗一下自己的水平,又可以順便去看望一下幾位老師的想法,他爽快地答應了邀請。
幾天之后,胡志國來到揚州。由于走得匆忙,胡志國并沒有尋找到適合參加比賽的“腳模”。于是他到達揚州后,第一件事就是尋找“腳模”,可是一連找了幾天也沒有找到。胡志國知道,在比賽時“腳模”的腳必須要有些難修的腳病,這樣可以體現出修腳師的水平,但又不能太難修,否則很容易在比賽過程中出錯。
離比賽就差一天了,胡志國還在為找不到“腳模”而一籌莫展。這天,他正在街上走,看見一個蹬三輪車的中年人從眼前經過。他主動上前與這個中年人搭話,并提出要看看他的腳。三輪車夫被胡志國突然提出的要求弄得一頭霧水,但還是答應了。胡志國看到這個人的腳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雙腳上長滿了各種腳病。是否能將這樣一雙腳修得盡善盡美,他心里也沒有把握。但由于當時已經沒有時間繼續尋找了,只能請這位“重病號”當“腳模”了。
有16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修腳師參加這次大賽。當胡志國的“腳模”將雙腳展示在評委面前時,立刻引來了一片唏噓聲。一位評委說:“我已經很多年沒有看到過長有這么多腳病的腳了,你真的能修好這雙腳嗎?”胡志國笑了笑:“試試吧!”
40多分鐘的比賽時間很快過去了,當評委再次看到那雙腳時,驚訝地說:“真不敢相信一個哈爾濱人能將一雙長滿腳病的腳修得如此完美。”在場的評委都對胡志國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他也成為揚州當地媒體競相采訪的對象。來自哈爾濱的修腳小伙,在揚州的修腳行業內引起了一場不小的震動。
學修腳是為創業做準備
胡志國是怎樣學到這樣一手修腳技藝的呢?這是當時很多揚州修腳師想問的問題。
2004年,從東北農業大學畢業不久的胡志國,看到中央電視臺的一個節目中介紹,傳統的揚州修腳技術由于缺乏有文化、有知識的人加入,很難得到發展,所以這樣一項傳統的技藝,只能在低水平的狀態下徘徊。看到這個節目后,胡志國感到修腳行業是一個競爭不強的行業,如果能抓住機遇提前進入,可能搶占先機。
抱著這樣的想法,胡志國踏上了開往揚州的火車。胡志國到揚州后,找到了在電視上看到的陸琴師傅。陸琴在全國修腳行業中可謂是大名鼎鼎,不僅如此,她還是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作為一名修腳師,陸琴的顧客中有普通老百姓,有影視明星,還有國家領導人。當陸琴聽說一個大學生來拜自己為師的時候非常吃驚,經過長談,她感到胡志國并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就收下了這個徒弟。
在揚州胡志國不僅跟著陸琴師傅潛心學習,還騎著一輛破自行車奔波在揚州的大街小巷。胡志國認為,揚州修腳文化底蘊深厚,民間修腳師很多,誰修的好找誰去學。
就是抱著這種不管是誰,只要肯教,我就學的態度,胡志國在揚州一共拜過六位師傅,學到了每位師傅的專長。他在揚州的7個月里,不僅學到了一手修腳的絕活,還學會了醫治腳病的醫術和一些醫腳的秘方。
胡志國學成后回到了哈爾濱,并在一家洗浴中心當上了修腳工。一個大學本科畢業生到洗浴中心當修腳工,當時引起了全國媒體的一片嘩然。有兩種聲音同時出現在媒體上,一種聲音認為,本科生當修腳匠是人才浪費。另一種聲音認為,大學生能自降身價當修腳工,是大學生就業觀轉變的一種體現,值得鼓勵。更多的人認為他在“作秀”。而胡志國之所以要選擇學修腳,是因為看到了修腳行業潛在的市場空間,也是為今后創業做準備。于是,不論外界發出什么聲音,他腳踏實地地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要將修腳發展成產業
聽說胡志國的技術好,還會治腳病,很多來洗浴中心修腳的顧客都點名讓他服務。胡志國的名氣在修腳圈內也越傳越響。
一次,一位顧客背著上了年紀的父親來找胡志國修腳。這位客人說,父親患腳病已經很多年了,嚴重的時候無法下地行走,這次父親的腳病又犯了,想請胡志國給看看。胡志國發現這位老人患有嚴重的甲溝炎,大腳趾上的指甲已經深深地扎入了肉里,導致腳趾紅腫。胡志國為老人進行修治。腳修完以后,老人竟然能站起來自如地行走了。
在洗浴中心工作了一段時間后,胡志國已經有了相對穩定的顧客群,他感到時機已經成熟,于是他開始籌備自己的修腳店。很快胡志國的修腳店———健足齋就在南崗區的一處繁華地點開業了,胡志國既是老板又是唯一的員工。小店很快就有了很多回頭客。胡志國還開辦了自己的網站和博客,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前來預約修腳的拜師學藝的人也越來越多。
胡志國開始考慮如何將修腳這項傳統技藝發展成一項多元化的產業。胡志國說,他準備借用目前已經相當成熟的美發、美容行業的模式來發展修腳行業。他準備先建一個有規模的示范店,然后,大量招收學員開辦學校,繼而再圍繞足療保健開發周邊產品。
胡志國說:“揚州很多老的修腳師傅思想很保守,他們一般只將手藝傳授給自己的子女或者喜歡的徒弟。所以,外人一般很難學到他們真正的手藝。尤其是一些手里掌握某些祖傳秘方的老師傅,更是不愿意輕易將技藝傳授給別人。因此,我要用產業化的形式,將揚州這項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技藝傳承發展下去,使它形成一個產業鏈條。”
就在胡志國接受記者采訪的近兩個小時中,他的手機不停地響,從對話中記者能夠聽出,這些打來電話的人,有的是他的老顧客,有的是咨詢學藝事宜的。胡志國說,他現在的經濟實力還不足以將全部的想法付諸實現,目前他正在找制藥企業合作,生產治療腳病的民間秘方。
有很多人都說,胡志國當了修腳匠,他的大學白念了。而胡志國認為,這是別人不理解他,也不理解大學的概念。他認為,高等教育只是一個基礎,讓你站得更高一點,畢業后工作、理解接受、再學習的能力更強一些。“正因為有知識的支撐,讓我學技術更容易,讓我能夠抓住商機,也讓我更容易與人交流。”小胡對他的“修腳產業計劃”信心百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