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日子是極為艱苦的。地下室的潮濕程度達到了早晨放一只公文包,晚上拿走的時候都會從上面往下滴水。沒有椅子,他們就坐在地上,每天跟民工一樣吃2.8元一份的盒飯。
好在沒過多久,就有一位客戶提出要他們去家里做地板打蠟,沒有做過地板打蠟的張松江竟然大著膽子答應了。等到了客戶家里,面對地板,張松江和自己的員工面面相覷:怎么辦?
雖然張松江有著種種超前設計,但是對這戶內具體的活完全不懂。張松江一想,這打蠟應該和擦地一個道理,于是就把地板蠟放到擦地機里,挨著屋子擦。在地板濕的時候,地面確實很光亮。可是等地板一干,張松江傻眼了:原來的地面只是不光亮而已,而現在不僅依舊不光亮,而且還用擦地機擦出了一圈圈白乎乎的擦痕,簡直不成樣子。無奈之下,張松江當晚找到做過打蠟的朋友,來了個現學現賣。第二天一早,張松江立即帶著員工來到客戶家,給客戶認認真真地把地板重新打好。等客戶回來看到光亮的地板時,非常滿意,付給了他們800元錢。
錢賺到了,但張松江卻非常難過。這樣的服務離自己的要求差得太遠了。別說特色,連最基礎的東西都做不好,這怎么能有前途呢?
張松江找到SOHO現代城的經理,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給現代城一些已經裝修好但是還沒有出租的房間進行免費保潔打蠟。這是任何一位經理都樂于接受的好事情。但是,對于張松江來說,這太重要了。他要通過為這些房間保潔磨煉自己員工的技術,研究一套有自己特點的操作規程與操作技巧。
工夫不負有心人,通過與員工對一間間房屋、一個個細節部分的實踐、記錄與推敲,張松江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針對不同房間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標準,在技術上也取得了飛躍。
以地板打蠟來說,他將擦玻璃的方法移植到了地板上,而且在工具、使用方法上都做了重大改進。因此,他們擦地板比傳統打蠟法多花一倍的時間,但是擦出來的效果卻讓人感覺比傳統打蠟服務高出幾個檔次。
就這樣,張松江第一個月就賺到了3萬元錢,開始打開了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