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越來越發達,孩子越來越早熟,隨之而來的,是一群意氣風發的少年CEO站在眾人面前。他們年輕、敏銳、積極,他們也缺少閱歷、沒有韌性……這些新生代CEO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為街頭巷尾的話題,而他們所帶領的團隊和公司,反而被淹沒在人聲之中。 18歲的張伯宏再次刷新少年CEO的紀錄,他以百萬年薪成為了上海一家網游公司的CEO。而在此之前,這個稚氣未脫的孩子還僅僅是一個熱愛音樂的“文藝少年”。
從網絡少年到IT界人士
和其他年輕的“80后”CEO不同,張伯宏一直在為自己成為CEO而努力。“我15歲就參加少年總裁班的培訓,我的目標就是創建一家公司……”。現實和夢想的差距是,張伯宏原來想創建一家網絡音樂公司,繼續他的音樂夢想,而現實是,他即將管理一家網絡游戲公司。
對此他似乎沒有感到不適應,“因為我了解互聯網,知道把網絡產品買給誰,也知道怎么把網絡產品賣給他們。”
熟悉網絡音樂的人大多聽過張伯宏創作的大雜燴《北京土著》,這首綜合了R&B、HIP-HOP唱法,再加上三弦、京胡、京味吆喝、京韻大鼓和京劇唱腔的歌曲,引起了聘請張伯宏的網絡游戲公司創始人江宇的注意。
他們見面后從原本想購買一支曲子當游戲背景音樂,發展到了直接聘請作者當CEO。對此,江宇覺得,只有張伯宏這樣的年輕人,才是網絡的主力軍,而現在張伯宏所熟悉的網絡,已經和人們傳統的理解不一樣了。
少年CEO“賺錢要趁早”
來自海外的案例更加讓人確信,在顛覆傳統的互聯網信息爆炸時代,不需要按部就班、不需要經驗教訓的少年人,越來越早地擔當起了管理團隊、帶領公司贏利的角色。甚至有人說,“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英雄出網絡”。
越來越多網站并不是由成人,而是由一些乳臭未干的孩子建設并管理。人們可以在一家音樂網站的聲明中讀到這樣的話:“PureNetworks是15歲的奧斯汀·希普所擁有和管理的網站開發商,最近,該公司剛剛推出了一個面向音樂界的交互式網站PureRadio。”最近,希普代表PureRadio同網上CD銷售商CDNow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他說:“根據協議,我將從CD總銷售額中提成15%,若網站發展勢頭良好,將來肯定大有可為。”
對于30歲的MusicMatch公司副總裁喬麗·矢田來說,年輕的IT娃娃給她的感覺是另一番滋味。她說:“在這個行業,我這樣年紀的人竟然經常被看成是祖母級人物,真令我傷感。”矢田說不久前,她曾經和一個網站接觸洽談合作事宜,對方網站老總拉菲爾·康只是個年僅14歲的孩子。
現年15歲的美國黑人女孩賈斯敏·勞倫斯也是“賺錢要趁早”這個說法的典范之一。她13歲的時候創辦了以“年輕,抓住青春”為口號的“伊登護膚產品公司”,主要業務是開發純天然的美容產品。如今,她的公司已經開始和沃爾瑪大賣場商談供貨事宜。
她從11歲時起開始嘗試自己制造全天然的護發產品,因為她認為美發店里的產品會讓頭發經常斷裂分叉,而她受父母的啟發,使用荷巴油、甜杏仁油、熏衣草等天然物質等在自己的頭發上反復做實驗,兩年后終于研制出一種能使頭發更健康的護發油。同年,她向媽媽貸款2000美元作為啟動投資,開始了創業。
勞倫斯認為經營公司最大的困難就是她這個CEO未成年,所以和大公司談判時“有點困難”。目前她的公司產品銷售范圍覆蓋了美國八個州,連底特律市市長也是她的主顧。
2005年,英國22歲的阿歷克斯·圖為籌學費成立了一個只有一個頁面的網站Million Dollar Homepage(百萬美元網頁),以一美元一像素的價錢賣出欄位供人宣傳,買家可以在格子里放自己網站的LOGO、名字、或者特意設計的圖片鏈接等等,顧客每次最少要買100像素,也就是一個格子。結果短短四個多月他設計的網頁格子就全部售出,一躍成為百萬富翁。
直面社會大學堂
然而,年輕的優勢和劣勢,都逐漸表現在這些被時代所矚目的少年CEO的身上。除了銳氣和頭腦,他們的創業必然要經受社會默認規則的洗禮。
急功近利的社會,也提前給這些孩子上了第一課。2007年初的短短兩天,北師大四年級學生吳瑩瑩從“美女大學生、跨國公司亞洲區副總裁、年薪不低于50萬、擁有100項發明、舞林高手……”變成了被網友質疑的“騙子”。
2006年12月7日,北京師范大學將本校大四女生吳瑩瑩被某美國企業聘為亞洲區副總裁的消息披露給媒體。第二天,這位激起人們陣陣驚嘆的“少女總裁”,作為“85后大學生就業楷模”迅速登上各大網站頭條。
伴隨著大幅報道,網上迅速出現諸多質疑之聲:是天才少女還是造假高手?有人指責其100項發明子虛烏有;有人指其令人炫目的國外經歷和獎項有注水嫌疑……與幾天前吳瑩瑩高調接受采訪截然不同的是,這一回,校方與她本人都沉默了。
之后不久,北師大校方承認,吳瑩瑩的100項發明沒有核實過,很難說清楚,三個專利其實只有兩個,而多個重量級的職位和活動有夸大的成分。
一個普通的大四畢業生,在兩天之內經歷了大喜大悲,幾乎成為外國公司低價進入中國市場的炒作工具。這大概是之前一直一帆風順的吳瑩瑩沒有料想到的,無論履歷真實與否,這個社會并非考高分就能拿獎學金那么簡單。
對此,也有專家指出,讓未成年人過早踏入商界,未必是好事。除了社會閱歷不夠之外,他們還有很多現實的問題需要解決。
很多雄心勃勃的少年企業家最大的障礙就是資金來源。銀行一般不會借錢給未成年人,信用卡公司也不會把他們當作顧客。如果他們的父母不愿意提供資助,他們就無法開展業務。此外,商業伙伴和客戶往往也對這群毛孩子心存疑問,質疑他們的能力,不愿和他們合作。
背景資料:
“80后”的IT界新貴CEO們
——戴志康,25歲,康盛世紀CEO;
——李想,25歲,泡泡網CEO;
——鄭立,24歲,163888翻唱網CEO;
——茅侃侃,23歲,MaJoy總裁;
——趙寧,23歲,非常在線CEO;
——陳曦,24歲,創智贏家暢網科技首席技術官;
——張伯宏,18歲,上海某網絡公司CE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