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成功創辦了上海大學生第一門戶網站
新學期伊始,兩個月前剛從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畢業的周強已然換上新名片:上海耐飛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在大二時,周強利用課余時間創辦了網站“大學城在線”,兩年多來,這個網站正在成為上海大學生的第一門戶網站。
創業始于公益心
“面對必須承擔的責任,我不能撒手不管”
“我的創業計劃萌發于剛進大學時的一次受騙經歷。”來自重慶的周強快人快語,干脆利落。
大一時,周強曾在一家中介公司登記家教意向。沒想到交了手續費后,好幾個星期也沒有回音,最后中介公司竟不知去向。上當受騙后的周強又委屈又氣憤,當他得知身邊有不少同學有過類似的經歷時,身為學生會權益部部長的周強,突然冒出一個念頭:為什么不建立一個誠信的、為同學服務的中介公司呢?
依靠網絡的力量,集合松江大學城7所高校7萬大學生的資源,建立網站的想法一直在他腦海中盤旋。
創建初期,網站的服務對象是大學生,提供各類服務,包括學習、生活、求職、旅行等各個方面。但沒多久,網站的運營壓力使周強意識到創業的艱辛:由于沒有找到合適的項目,看似熱鬧的網站實際上成本過高,致使接連數月入不敷出。
“我也曾想到過放棄,”在挫折面前,周強絲毫不避諱心情的起起落落。“我的專業是法律行政管理,按照我的能力,找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應該不成問題。但是,面對自己必須承擔的責任,我不能撒手不管。”
波浪尖上過日子
“既當老板又當伙計”
周強所說的責任,是指父母的信任和自己對自己的希望,他希望能成為青年人創業的表率,希望為更多在校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崗位。
正巧,當時外貿學院成立了學生創業中心,在學校的鼓勵和支持下,周強把公司搬進了創業中心。這樣一來,不僅租金大大降低,而且在學生中建立了誠信的口碑。
為了開拓工作崗位打響品牌,周強經常“既當老板又當伙計”:在人流量大的商場超市,擺起咨詢點供家長填寫家教需求;每月和同伴一起到居民社區發放3萬多份宣傳資料提高網站知名度;常常工作到深夜兩三點鐘,接連三個假期沒有回家……
漸漸地,網站名氣響了,瀏覽量上升了。如今,“家教中心”和“兼職中心”已擁有注冊會員3萬多人,每天可供家教和兼職崗位近百個,大學城里一半以上的企業與網站建立了商家聯盟。除了松江大學城的學生,市區高校的學生在做家教時,也會在“大學城在線”網上尋找工作機會。
永不言棄事業心
“即使成功率只有1%也要闖一闖”
辛勤付出終有回報。現在,網站月營業額已達數萬元。周強不僅還清了向父母貸的款,還在大學城里購買了新房,準備好好大干一場。
隨著網站規模的擴大,5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剛剛加入周強的創業團隊,繼續他們的創業夢想。
“創業最重要的是要具備韌性,不要害怕失敗。即使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只有1%,也要去闖一闖。”坦言喜歡在“波浪尖上過日子”的周強,不甘于平淡。
初踏社會,面臨新起點,周強正謀劃著網站的下一步規劃:規模更大,服務更深,爭取早日成為大學生創業的榜樣。(記者 王有佳)
新聞鏈接
義烏大學生走出校門即創業 自主創業者多達11%
“學弟學妹們,我提供的獎學金雖然不多,但我希望這能夠激勵你們,我能行,你們也一定行!”日前,回到母校設立“源野獎學金”的鄔奇非對校友說。
鄔奇非,今年25歲,大學畢業前就讀于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現在他的身份是“義烏市源野旅游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而這,距他離開大學校園還不到一年。
在學校,鄔奇非就是一個愛“折騰”的學生。從大一開始,他就利用業余時間上街推銷牙刷、給人當家教;大二時,到貨運代理公司當業務員,在外資公司駐義烏代表處當雇員。大三下學期,他又在學校附近開辦“源野”戶外運動俱樂部,并注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激情有余經驗不足大學生創業須好環境
近來,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紛紛深入基層、走進農村,帶著青春的夢想,扎根創業。這對推進全民創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難起到了積極作用,大學生也在創業過程中豐富了人生閱歷、提高了社會實踐能力。
但大學生創業普遍存在激情有余、經驗不足;有知識、技術,無資金、項目等問題,這就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的正確引導、大力扶持。但什么該引導、什么該扶持,政策如何制定、尺度如何把握,卻是關乎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
就業指導:大學生創業應把握好時機找準落腳點
雖然如今創業市場商機無限,但對資金、能力、經驗都有限的大學生創業者來說,卻并非“遍地黃金”。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創業者只有根據自身特點,找準“落腳點”,才能闖出一片真正適合自己的新天地。
方向一:高科技領域
有意在這一領域創業的大學生,可積極參加各類創業大賽,獲得脫穎而出的機會,同時吸引風險投資。推薦商機:軟件開發、網頁制作、網絡服務、手機游戲開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