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就當上網游公司CEO,他有怎樣的“殺手锏”?是神話,還是泡沫?
張伯宏出任一家網游公司CEO年薪百萬,稱年輕既是優勢又是劣勢,即使不給錢也愿嘗試
他18歲,北京人。2003年初中畢業后,前往美國學習音樂制作,2006年5月回國開始自己的音樂創作之路,成為一家公司的簽約藝人,并出過一張自己的專輯。
專輯中的一首單曲《北京土著》,一度成為“老北京網”的熱門曲目。今年8月22日,上海一家網游公司邀他出任CEO,號稱年薪百萬。
18歲就當上網游公司CEO,他有怎樣的“殺手锏”?是神話,還是泡沫?原來主要從事音樂制作,現在轉行做網絡游戲,他會如何轉換角色?公司做這樣的決定,是炒作,還是適應網絡發展的抉擇?記者和事件中的主角張伯宏進行對話。
18歲,音樂人,網絡公司CEO,這些名號集中在張伯宏一個人身上,不讓人關注,都難。
張伯宏的博客名字叫伯宏大兄弟,因為唱R&B,有人在網上留言問他是不是ABC,于是,他在《北京土著》一歌的前言里說,要借這首歌聲明,“哥們兒是地道的北京土著”。15歲出國留學的他,說國外的生活很枯燥,而北京要舒服多了,所以在歌里充滿了沙瓤兒西瓜、四合院這些詞。
而現在,張伯宏習慣了把“公司”掛在嘴邊。8月22日,他簽約出任上海一家網絡科技公司的CEO,年薪將超過百萬元!80后”創業新貴的年齡紀錄被刷新。
大T恤,牛仔褲,隨意地往椅子里一靠,幾天時間內,被幾十家媒體采訪,張伯宏顯得有些疲倦;卮鸨姸媒體近乎相同的問題,他說自己像一個復讀機,機械地重復。但是,接受采訪時,他仍會盯著對方很認真地去想,因為這“代表公司的形象”。
張伯宏回答問題時,努力讓自己顯得不像一個孩子。經紀人肖家說,平時閑聊,隨意說到一個問題,張伯宏的看法總讓人覺得角度很新。有一次給車加油,兩個人聊到油價,張伯宏從全球的石油價格形勢聊到美國的儲備油,再到油價增長的原因,讓肖家很佩服。但是,張伯宏終究還是個18歲的孩子。他喜歡南方公園,碰到也喜歡的人,會握手表示知己的意思。他喜歡玩玩魔獸,抓緊吃飯時間玩玩手機游戲。喜歡車,看到保時捷會走不動路,自稱有熱血沸騰的感覺。
他很清醒,早熟會帶來什么,但他還是愿意,認為這是機會,“80后”早該是主流。他看問題很實際,說當初出國是因為沾了父母的光,能出去干嘛不出去?以后要去國外繼續讀書,因為相對好考。
結束了采訪,張伯宏顯得輕松了很多。他蹦蹦跳跳地說了一些冷笑話,要去吃飯,說是要吃世界五百強,然后指著麥當勞開始樂。說要推薦一部戰爭動作片,讓大家猜,之后自己公布答案是地道戰。他會用“暈”此類的句子,博客里愛把“什么”寫成“啥米”。
張伯宏不喜歡去迪廳,說自己年齡還太小。問他是否有女朋友,他會嚴肅地說,那是隱私。但是在博客里,他會一遍一遍地感嘆,“我怎么還沒有女朋友”。
面對面
“我其實也擔心炒作”
張伯宏表示,自己將利用平臺把事情做好實現自身價值
新京報(以下簡稱“記”):知道有公司要聘請你做CEO的時候,什么感覺?
張伯宏(以下簡稱“張”):我當時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暈。
我說,我要考慮一下,然后掛了電話,給媽媽發了一個短信,說公司要請我當CEO,問她的看法。我媽回短信說,是個很好的機會。但是要我當心別人目的不純潔。
記:你是怎么考慮的?
張:當時有兩個考慮,一是公司為什么要請我,二是我能不能適應這個角色。但是我也沒考慮出什么來,就覺得是個挺好的機會,后來就答應了。
記:花了多長時間做這個決定?
張:兩個小時。
記:那你覺得公司為什么要請你呢?
張:我后來問過我的老板,老板給的答案是,他覺得我的年齡靠近游戲的客戶群,能更好地知道客戶群的想法,把握游戲的方向,而且對我以前提出的一些建議他也很認同。
記:很多人質疑公司是在炒作,你會不會覺得是炒作,自己只是一個符號?
張:我覺得這種質疑是正常的。我其實也有這種擔心,但是因為之前就和這家公司有很多聯系,還是有一個信任存在的。
我覺得自己先去質疑別人的動機不好。老板當然有老板的考慮,這不是我能控制的。我能做的是用這個平臺去把我的事情做好,我就實現了自己的價值。畢竟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