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烏小商品市場上煎熬 前期投入全賺回來了 產品開發出來了,銷路卻是個問題。
這個23歲的小伙子沒有太多猶豫,直接跑去了義烏小商品市場。
看到有賣小工藝品的商鋪,他就免費送上一堆自己的產品。“前后也就個把星期,就有攤主向我下單了。”那時候的訂單,都是些小單子,每筆大體都是一兩百個。
這樣的小生意,持續了4個月,銷售額全部加起來也就4000多元。屠樑很明白,那些攤主們也在拿他的產品試探這個市場,“大家都需要時間。”
果然,之后的一段時間,上萬個掛件的大額訂單,開始紛至沓來。“盡管有心理準備,但多少還是有點意外。”
前后也就兩個月時間,前期的投入就全賺回本了。
這時候,省內開始有人依葫蘆畫瓢,生產類似的掛件。這種競爭給屠樑帶來的后果是,原本7元一個掛件的批發價,逐漸降到了現在的1.3元。
“但我不怕,我的市場已經穩定了。”他說,一開始他以為,他的產品主要得靠外貿,但現在看來,國內也很有發展空間。
屠樑透露,到目前為止,包括浙江本省在內,很多沿海地區城市,都有了他固定的產品代理商,“雖然利潤沒以前高,但每個月賺個5萬元還是不成問題的。” 再過兩個月 介紹公司地址就方便多了 “你現在好坐等著數錢了。”很多人對他開這樣的玩笑時,屠樑卻在思考一個問題,“除了這個小東西,還能有別的什么新玩意。”
他現在每天的狀態,不是長時間趴在網上接單,就是在接待一撥又一撥的考察客戶。
而大家可能不知道,一說到有客戶要來拜訪,屠樑就很犯愁,“因為我家的地址要說清楚,實在太費勁了。”特別是要說清楚“搗臼爿路”中的這個“爿”字,每次都跟客戶說,你先在紙上寫個“片”字,然后把紙反過來看就是了。
再過兩個月,就不會這樣麻煩了。屠樑將在自己的創業生涯里,迎來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研究所遷新址。
那將是一個占地400畝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在他的計劃中,除了不斷更新組培植物的產品外,還要建設一個集科普教育于一體的觀光園。
■專家解讀 大學生創業要過三關 還少不了社會的支持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夏海舟
有激情,有知識,容易接受新事物,這是大學生創業者的優勢。
但與人生閱歷豐富的人相比,大學畢業生創業面臨的難題似乎更多。如何突破自身局限,是每個創業者必須解決的問題。在我看來,大學生創業,起碼要過“三關”——父母關、市場關還有自己這一關。
父母關就是必須得到家人的支持,市場關就是要有業務,第三關要求大學生只有創業的激情還不夠,必須要有良好的執行力和持之以恒的態度,以及人際交往、處理問題、隨機應變等方面的能力。
大學生屠樑的創業經歷,這三點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首先是選擇了一條創新與市場相結合的創業之路,再就是有父母肯投資的支持,再到個人持之以恒創造財富的決心,這充分說明他對新知識新事物的敏銳,以及轉化為商業機會的能力,實在值得贊賞。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三關”全過了,大學生創業還需要社會給予支持。
這一點,紹興近幾年的努力,讓我們很欣喜,他們正在極力給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比如,他們把大學生創業可能會碰到的最大問題,一一列了出來,并出臺了一個“自主創業”政策指南,這樣至少可以讓不少想創業的大學生,少走很多彎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