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7日,他們的文印店正式開業,取名“浪搖”。 “‘浪’是波浪的意思,年輕人就要經歷風浪;‘搖’代表我們在創業的路上勇往直前,充滿活力。”對于自己的招牌,湖南籍的楊根萬這樣詮釋。
一年以后,畢業的他們將文印店以成本價轉讓給了師弟。后來,李鐵沿說,這段經歷為畢業后他們走上創業之路提供了經驗。“小到一個經營業務的開展,大到整體經營戰略的思路,我們在這里積累了不少經驗。”
團結一心 開啟創業之門
2007年5月,小伙子們即將畢業了,他們離自己的創業夢似乎越來越近了。然而,資金的匱乏成為了這些剛剛走出大學校門年輕人的軟肋。創業啟動資金從哪里來?每天早上一睜開眼睛,這個問題就會出現在他們的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
“我想只要我一個電話,家里就算湊也會把錢寄來。”李鐵沿說。可是,他并不想那么做。“如果是那樣的話,還叫創業嗎?”李鐵沿反問道。然而很快,嚴峻的就業壓力和生存壓力如期而至。與創業相比,迅速找到一個工作恐怕更為現實。李鐵沿去了銀川,陽忠新去了深圳,并都很快找到了工作,而楊根萬和趙明平則留在了西寧。
這樣的日子僅僅過去一個月,身在銀川的李鐵沿就接到了楊根萬的電話:“快回來吧,我們可以貸款了。”原來,共青團青海省委于2007年7月,推出了“青年創業小額貸款”項目,幫助青年解決創業中的資金瓶頸問題,實現他們的創業夢想。
10萬,也許并不是太大的一筆款項,但卻是這些年輕人創業的啟動資金。用這些錢,他們買了一部二手小貨車,租了房子,并支付每月1200元的廣告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