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檔案之三
廣州大學計算機學院大四學生小殷
優勢:父母的經驗+計算機技術
戰績:曾純賺5.5萬元聒噪校園,現在至少虧損5位數。
15萬買基金虧得提心吊膽
昔日:純賺5.5萬元
廣州大學計算機學院大四學生小殷是該院聞名的投資大款。“如果不是拿了錢去炒基金,我可以自由支配的錢不下10萬元。”小殷說,他不像一般大學生有月限生活費概念,而且炒基金促使他經常關注時政、財經以及國家宏觀經濟等信息,開闊眼界。小殷對基金的關注,僅限于每天空閑時間快速瀏覽財經資訊,時間不超過10分鐘。
小殷2007年3月開始炒基金,首筆3萬元投資是10多年積蓄。嘗到甜頭是去年“五一”前后,純賺5.5萬元,之后越投越大,現在共投進15萬元。小殷告訴記者,炒基金動機有兩個:首先是受父母、朋友影響,小殷的父母一直有炒股票、炒基金習慣,經驗足。而小殷計算機知識豐厚,搜索信息能力強,“經驗+技術”讓小殷與父母一拍即合。其次,小殷說:“為了賺錢,看到有得賺就想投。”
今朝:虧了五位數
“虧死了!”記者問及是否虧本,小殷異常激動。小殷投資15萬元基金,主要購買中郵核心優選、光大量化核心等,已虧了五位數,每天提心吊膽過日子,害怕有朝一日“血本無歸”。小殷說:“本有10萬元可用,這兩年炒基金后,一般只留三位數的錢當作生活費,平常吃飯和必要衣物,一般不敢在其他東西身上花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