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一大早,農十三師紅星二場大學畢業生劉文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養殖場,在晨曦中開始一天的辛勤勞作,收拾溫棚、清理豬舍、配制飼料。這個2002年放棄固定工作自主創業的大學生,現在已擁有一座年出欄900頭豬的現代化養豬場和一座四位一體的塑料大棚。
7年艱辛創業,劉文在農十三師養殖行業中脫穎而出,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1997年,劉文從塔里木大學畜牧專業畢業后,來到新疆家禽畜種總場從事雞苗銷售和技術服務工作,由于妻子在農十三師紅星二場教書,1999年,他通過人才交流來到哈密市鴕鳥有限責任公司任技術科科長。2002年,29歲的劉文不顧家人反對,毅然辭去工作,來到紅星二場六連創業。
放棄有優厚收入的穩定工作,借錢養豬。這個舉動不僅社會上很多人不理解,他的家人也想不通。劉文的父母覺得兒子上了這么多年學,去當豬倌太可惜了。雖說不理解,可家里人對劉文辦豬場還是給予了最大支持。憑借5年在畜牧行業銷售與服務的經驗,劉文選擇了門檻較高、投資大、市場風險較低的養豬業。他借款8萬元建起第一棟豬舍,從烏魯木齊市一公司引入16頭當時最好的品種法系長白、大白、新美系杜洛克種豬和三元雜優仔豬50頭。經精心飼喂,這50頭育肥豬個個膘肥體壯。眼看著就要投入市場銷售,哈密生豬市場突變,豬肉價格猛跌,50頭肥豬凈賠6000多元。這對事業剛起步又債務纏身的劉文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看著親手建起的豬舍和圈里的15頭懷胎母豬,回想自己的人生目標,劉文義無反顧選擇了繼續干下去。家人無私的關愛和妻子的鼓勵給了他無窮的動力。
劉文付出了極大的艱辛,7年時間里,他沒有真正休息過一天。寒來暑往,他在豬舍度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最終劉文能在眾多的養豬戶中脫穎而出,靠的就是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