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西安,錢俊冬找來同學崔蕾和馬光偉一起討論,當談到對校園市場的開發設想時,三個人一拍即合,決定成立一個利用創業協會人力資源做校園市場的校園信息服務中心,中心定名"三人行",以校園和學生需求為市場開展介紹家教、校園活動策劃、產品展示、市場調查以及小網站建設等業務。
很快,機會就來了。2002年9月,在迎接2002級新生的時候,錢俊冬敏銳地發現新生宿舍里的電話接線上都沒有配電話機,很多新生打電話都涌到電話亭和IC電話處。他立即召集"三人行"的成員商量給學生宿舍里裝電話機,大家協商一致后,由錢俊冬和學校相關部門聯系,取得學校的允許和支持。崔蕾和馬光偉負責購買電話機,他們還劃分了個人責任區,既分工又協作,在很短的時間內給大一所有宿舍都裝上了電話機,并小賺了一筆。
他們沒有被勝利沖暈頭腦,接下來的幾天,他們把業務擴展到了周圍的幾所大學,他們每人分一兩所大學,找老鄉,找同學,把進購的電話機銷往周圍的校園。結果,沒幾天的功夫,周圍十幾所大學的新生宿舍全部裝上了電話,最多的一天達2000門,最多的時候一天收入竟有5萬元左右。這樣他們"三人行"里的"倒爺"們就成了同學們羨慕的小富翁。他們的業務也越來越多。
漸漸地,錢俊冬開始不滿足于校園里的小 打小鬧,他堅信,到社會里去闖一闖也一定能賺到錢。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電視新聞里上海APEC峰會上各國元首都穿著唐裝,西安是盛唐故都,有著千年的文化積淀,今后這里毫無疑問會首先流行起唐裝。錢俊冬馬上召集了大家一起商議:做唐裝。但討論的開始,大家都有一點擔心:和社會上的人做生意,會不會受騙?但錢俊冬不這樣想,他認為只要眼力準,考慮周到,就一定能賺到錢。最后,大家被說服了。
說干就干,錢俊冬馬上開始帶著大家走訪西安大大小小的服裝廠和服裝批發點,以便得到更準確的市場信息。但是,經過調研后他們發現,唐裝制作需要的成本和工序太過復雜,而相對來說,絲綢是唐裝的惟一材料,它的來源一定會因為唐裝的流行出現"洛陽紙貴"的現象。考慮成熟后,錢俊冬用手里的存款到無錫、常州進購了一批絲綢,沒想到貨還在路上時,訂單就已經被搶完了,這一筆他們又穩賺了近十萬元。這次生意的合作者發現錢俊冬是一個很有前途的生意人,就把他介紹給幾個企業老總,為錢俊冬提供了很多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