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潘文偉靠勤工助學開始大學生活,創業兩年成百萬富翁 從勤工助學起步
他是2007年貴州省雷山縣理科狀元,從大山里出來的他靠申請勤工助學開始了大學生活。但誰也想不到,短短兩年,一無所有的他已擁有財富百萬。如果你對創業感興趣,絕對不能錯過他的故事——就讀于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的大二學生潘文偉。
創業動力: “如果你了解父母的艱辛,你的成長就會比較快。”
潘文偉創業的念頭萌發于高中。當時,文偉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完全靠在供電局上班的父親的工資來維持。盡管如此,父母省吃儉用也要讓文偉接受最好的教育。對此,他非常感激自己的父母。高考后,當其他人還沉湎在狂歡中時,潘文偉已經開始聯合另外幾位學習尖子開辦暑期補課班,由此,他們賺到了幾千塊錢。這是他第一次嘗到創業的甜頭。
初入大學,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潘文偉申請了勤工助學。一開始,他在學工辦協助老師做貸款工作。沒過多久,老師將表現突出的他推薦給了學校勤工助學中介機構——雁行社。2007年10月,潘文偉因獲得仲明助學金而接觸了富商楊國強,從其身上感受到創業的關鍵之一在于“膽識”。不久,他大膽代理了兩個院系的院服訂做,在幾個月內賺了一萬多塊錢。2008年上半年,他又與深圳的朋友合作,接下了一個與安全監控設備有關的項目,數月后競標成功,賺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50萬元。賺到這筆錢后,他第一時間給父母匯去了10萬元。接著,他一鼓作氣,又接了幾個比較大的項目。2009年3月,看到國家出臺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潘文偉決定投資50萬,進軍新媒體產業。他的企業管理咨詢公司應運而生。
創業歷程:別人在游山玩水,我在珠三角逛工廠
曾有記者這么問過他:“你到目前似乎還沒遇到什么挫折?”潘文偉認為,有無經歷挫折其實并非關鍵,關鍵在于有無做好充分準備。在做好準備的情況下,縱使遭遇挫折,只要保持心態平和,就一定能克服困難,把握機遇并取得成功。在大一接下監控設備這一大項目時,他便充分利用人脈資源,學會了不少關于項目競標的商業技巧。這些技巧無疑為他拿下訂單奠定了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潘文偉在大一時幾乎走遍了珠三角——東莞、中山、佛山、深圳、惠州……當同齡人還在為旅游目的地發愁的時候,他已將目標鎖定在“逛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