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俊東曾是一名貧困大學生,為了學費當起了“倒爺”。2000年至2003年,經過3年的經營和積累,他擁有了一個50萬元注冊資金的公司,不僅替父母償還了家里所有的債務,還摘掉了“貧困生”的帽子,也成就了自主創業的理想。如今,他是一個領導著110人的團隊、年產值5000萬元的企業負責 人。
2000年,錢俊東考取了長安大學,由于湊不齊學費,他通過學校設立的綠色通道辦好了入學手續,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與其他同學不同的是,錢俊東在完成學業的同時還要抓緊時間通過勤工儉學積攢學費。在他的記憶當中,除了教室、圖書館,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西安的批發市場。每當下課鈴聲響起,錢俊東就背著大包,去批發同學們需要的日用品和學習用品。通過這樣的積累,大一那一年,他掙下了自己的第一個1萬元。
“雖然付出了比其他同學多幾倍的艱辛,但是我自己解決了學費和生活費。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什么叫‘創業’,只是想多掙幾個錢,減輕父母的負擔!卞X俊東說。直到2001年10月,錢俊東看到學校的展板上貼著“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的海報時,他才知道,銷售學生日用品的這些行為,還有個名字叫“創業”,報名參賽后,雖然只獲得了優勝獎,但讓他明白了,大學生可以利用所學知識、技能去創業。也就是從那天開始,錢俊東的內心世界,有了一個堅定的信念:將來一定要自己創業,自己給自己“造飯碗”。
隨即,錢俊東利用積攢下來的錢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代理銷售校園卡、手機等各種通訊產品。2003年,校園通訊市場蓬勃發展,錢俊東緊緊抓住了這個契機,迅速擴展業務,一年就積累了50萬元的資金。那年暑假,在陜西省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錢俊東用這筆錢成立了他的第一家公司,畢業后,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創業的熱潮之中。2005年,經過了精心策劃,錢俊東注冊了他的第二家公司,從商品代理銷售,轉型發展“校園媒體”。2006年,公司制訂了“打造高校第一傳媒,傳播高尚校園文化”的奮斗目標。由于熟悉校園,公司業務增長很快,在北京、上海等高校集中城市還設立了辦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