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工作不如自己做份小事業”
“為別人打工,不如為自己打工”,這是大學校園里的流行語,很好的描述了目前大學生們的就業心態。創業,已經成為很多學生畢業后的首選,更有大學生尚未畢業,便已投身創業大軍追逐夢想。大學生們在網上講述自己的創業經歷,相互交流。他們選擇的創業方向,既富有創意,也順應現實。
“現在就業形勢嚴峻,能不能找到工作還不好說,我做了幾手準備。”網友“不回避”和另外兩名同學合伙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店鋪,主營女士長襪。“我們還是學生,也沒有什么錢,本錢還是大家日常節省下來的生活費,不過現在是網絡時代,做生意不必再租門面站柜臺,一切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成本很低,幾千元錢甚至幾百元錢都可以創業。”她說,3人把平時節省下來的生活費湊在一起,憑著6000元錢就開起了這家網店。因為3個人都是追趕潮流的時尚女生,在穿衣搭配方面十分在行,盡管經營的不是什么大品牌,但是由于款式新潮,價格合理,她們的小店很受買家歡迎。
22歲女孩“xiaohan4326”稱自己是“鼓足勇氣開成人用品店的女孩。”她在大學學的是國際貿易專業,畢業后,卻選擇了開一家成人用品店。盡管這樣的決定讓很多人不解,她卻有自己的想法,“其實我有自己的小算盤,現在每年的招聘會……打破頭都找不到工作,與其替別人打工,不如自己投資做份小事業,何況爸媽也全力支持我做事業。”
因為擔心父母不理解,她沒有告訴父母自己具體做什么,“雖然跟我的專業不太符合但是我想好了,我也可以通過網絡去聯系外國的客戶做外貿,價格公道的話,沒準又是一大筆收入。”經歷過創業初期的生澀,借助網絡和實體店銷售她的生意越來越好。她在網上連載的開店經歷,也成為網上回帖最多的創業故事之一。
2007年,一個名為“大學畢業,我在深圳擺地攤”的帖子感動了許多人。在當時,大學生擺地攤還讓很多人難以理解。而隨著觀念的轉變,“擺地攤”已經成為不少大學生的就業選項。在網上,分享擺地攤經歷的網友越來越多,其中不少都是大學畢業生或在校生。在他們看來,擺地攤不但能賺錢,還能積累人生經驗。在就業問題上,大學生們已將傳統的面子觀念拋之腦后。
網友“liuyang”大學畢業后,選擇了回老家養豬,現在事業蒸蒸日上;網友“祥中”選擇跟同學合作開網游公司;而網友“白天很白”發展出自己的連鎖健身房事業……越來越多大學生做起了老板,并走向成功,成為對后來者的激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