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屆大學畢業生全面進入了揾工季,每年總有為數不多的大學生選擇創業。有的是為避開求職高峰另辟蹊徑,有的則是懷著一種“走不尋常道路”的理想。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要經歷創業的坎坷辛勞,也要經歷創業的成功與失敗。為何失敗,為何成功,創業過程中要注意什么,這些都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本版將通過幾個創業實例,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威水篇:
寧愿“餓死”不打工
28歲已有三家公司
當同齡人力謀得一份工作并勤懇打工時,當這些“80后”們紛紛努力成為房奴時,徐勝廣卻“不走尋常路”,從大學時代就開始創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至今已經是3家企業的管理者,近日他旗下的廣州綠動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更因為向亞運會捐贈200萬元的空氣凈化產品而風頭正勁。
“我不希望我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里,我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餓死也不打工。”這就是徐勝廣在創業路上“打不死”的真正動力。
屢戰屢敗
大學二年級開始創業
出身于山東山村,28歲的徐勝廣卻有異乎同齡人的成熟和敏銳,他常常會冒出與別人不同的想法。正是這種不同令他從大學時候就走上了與同齡人不同的路。大學入學時,因為家庭困難,他每天打掃教師辦公室賺取一點生活費。生活的艱難讓20歲的徐勝廣每天清晨就開始打工。這一段不同尋常的“打工史”令他既感激,又感悟:“我不愿意一輩子打工”。
2001年,當別的同學或苦讀或忙于游樂時,大學2年級的徐勝廣就已有了創業的念頭,并馬上付諸行動。創業的路并不如想象中簡單。他一開始開過家教班,后來又看中了大學校園的文具消費需求,經營起了文具批發,卻因為合伙人解散而失敗;后來又在某新開的商場經營飾品經營,但卻因為財務問題而又以失敗告終。
屢次創業失敗,令徐勝廣明白了創業需要商業經驗、資金、項目、團隊,缺一不可勝。因此,徐勝廣暫時停止了創業,開始求職路,以求獲得重新創業的時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