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009年主要是在沖貸款規模,今年以來,各銀行都不約而同地強調“存款立行”。大大高于去年的存款任務讓基層客戶經理們極為郁悶。
小劉說,今年,分行給我們支行下的存款任務是新增存款9億元,而2009年全年的任務是新增存款3億多元,“今年我們基層人員的日均存款余額也提升了近50%。”
某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一位客戶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下半年以來,我們行已經打了兩場拉存款的戰斗。由于我們是國有大行,費用上控制得非常嚴格,所以收效并不顯著。現在我們支行的存款余額還差1億元左右。
某股份制銀行人士說,雖然各家銀行的客戶經理都在不遺余力地拉存款,但收效甚微。基本上,各家分行有一半以上的員工完不成全年下派的指標。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高息攬儲再現江湖。該股份制銀行人士坦言,完不成任務也是死,違規也是死,如果沒被查到也就過了這道坎。正是在這種心態下,部分銀行尤其是一些中小商業銀行人士開始鋌而走險。
該人士也證實,現在銀行搶存款非常激烈,只要聽說企業有閑置資金,各銀行客戶經理都是一窩蜂地去搶。反正資金是價高者得。
不過,他強調,現在監管機構查得非常嚴,一般的小單不值得冒這么大的風險,所以資金規模肯定要在億元以上。分行年底要完成存款指標,領導也在著急找錢,這樣就可以一事一議,領導在批費用上也會相對闊綽。
儲蓄大騰挪 資金轉圈防縮水
在銀行基層人員四處找錢的時候,從三季度以來的儲蓄搬家卻在抵消著存款增長的效果。
央行數據顯示,10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769億元,同比少增1128億元。其中,在加息的背景下,10月居民儲蓄存款反而銳減7003億元,刷新單月降幅歷史紀錄。如此大規模的儲蓄搬家,在歷史上確屬罕見。
面對不斷創出新高的CPI,走進“負利率時代”的國人不再甘心讓個人資產在銀行“縮水”。加息后2.5%的基準利率相比10月CPI4.4%的同比漲幅,負利率已讓市民有了“錢放什么地方都好,就是不能放銀行”的想法。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的數據則顯示,10月股市新開戶數達到117.3萬戶,新增基金開戶數為21.9萬戶,環比增幅均超過10%。股市成為分流儲蓄的一個重要渠道。
不過,業內人士指出,相對于企業存款,個人儲蓄的流失不會對銀行的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他介紹,就一般商業銀行的存款而言,大部分且較為穩定的是企業存款,以一家股份制銀行北京支行為例,一般是企業存款10億元,個人存款2億元,比例在5:1的水平。
但是,銀行最為看重的企業存款也在通過各種方式來規避“負利率”下的資產縮水。
業內人士介紹,現在很多大型企業都成立了持有金融牌照的財務公司來繞開存款利率上限的規定。大型企業將資金調撥到財務公司中進行統一管理。由于財務公司持有金融牌照,其資金來源可以作為銀行的同業資金。而監管規定對同業資金可以雙方自行議價。
某國有大型銀行人士說,現在同業存款的利率基本上是在同期限Shibor利率的基準上加100個基點,具體價格和一些銀行資金運用的渠道有關。比如,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資金使用渠道寬,資金的使用效率較高,協議存款的資金價格相對高一些。而有些中小銀行,受自身條件的限制,提供價格的能力相對弱一些。
上述銀行人士指出,由于同業存款并不計入一般存款,也就是說對降低銀行存貸比沒有太大貢獻,而銀行也不將同業存款計入到相關人員的考核中去。“拉不到存款,只能抓幾單同業,而對于同業存款,相關人員最多拿到一些營銷費用的獎勵。”
不過,到了年底,各家銀行的基層客戶經理都會血拼“買存款”,來完成存款時點指標。所以,不出意外的話,財務公司的資金會很快轉入大型企業手中,并以一般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業銀行。畢竟,在關鍵時點,1億元的資金會有20萬元左右的收益,折合年率達到70%左右。
“錢還是那些錢,但是轉了一圈,就會讓相關利益方都拿到收益。”業內人士指出,在年底這一關鍵時點上,各家銀行的存款指標可能再度飆升,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可能陸續上演。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