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從第四次創業開始
2009年3月,徐洪斌在淘寶網上注冊了自己的店鋪,剛開始賣一些名牌服裝的尾貨,生意很不好。無意中,他聽一位做嬰幼兒飾品批發生意的網友說,現在網上最好賣的是嬰幼兒口水巾——一塊小小的三角布,上面繡著孩子們喜歡的圖案,圍在脖子上,既可以擦口水,也可以當裝飾品。
他便試著進了一批,將口水巾的宣傳照片往網上一掛,立即吸引了許多年輕爸媽的目光,生意異常紅火。進價每條4元的口水巾,他在網上可以賣到10元,賺了一大筆錢。
徐洪斌欣喜若狂,總結出一個規律:網上賣的東西,一定是實體店里很難買到的,而且是愛上網群體有購買需求的。
慢慢地,徐洪斌除了賣口水巾外,還賣嬰幼兒太陽帽、小背包等。為了讓自己的貨物有吸引力,他開始頻頻進入國外一些嬰幼兒用品網站,高價網購來國外新款嬰幼兒飾品,再加入自己的一些思想,改造后打上自己的品牌,直接向工廠下訂單。
去年9月,為了方便批量生產,他專門做嬰幼兒用品批發生意,不再零售,產品銷量大增。生意做大后,他經常早上4點多起床,前往慈溪勝山的布料交易市場進面料,再馬不停蹄地將采購來的面料送到工廠加工,以便及時出貨。
如今,他的客戶主要是開嬰幼兒用品網店的零售商。徐洪斌自信地說,在全國嬰幼兒用品網上批發商中,他的銷售量已經進入了前10名,產品開始銷往國外。
母親本希望兒子讀研究生
當記者問起徐洪斌上大學剛半個月就去做家教的原因時,他的回答有些另類:“我天生愛賺錢,賺了錢就會有成就感。”
據他母親介紹,從他出生起,家里就不缺錢,父親是一位音樂教師,母親在當地一家企業工作,他是家中的獨子。他上大學后,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他能好好讀書,最好是研究生畢業,找一份機關或事業單位的工作。徐洪斌一入學就到處去賺錢,她當時并不知道,要是知道,早就制止了。
直到2009年9月,她接到了兒子老師打來的電話,說兒子生意做得很好,學校也鼓勵學生休學創業,希望她能同意兒子休學開網店的事,她才知道,兒子除了念書外,還在做生意。
她實在心疼兒子,便幫兒子一起做起了生意。不久,徐洪斌女朋友王千千的父親也從臺州老家來到了寧波,幫助孩子一起做生意。王千千的父親告訴記者,他原來是開服裝店的,最多時開有8家服裝店,受金融危機和服裝網絡交易量大增的影響,服裝店生意每況愈下,去年年底,他關了最后一家店。
王千千的父親告訴記者,10多年前自己剛開服裝店時,生意很火,但現在,房租占去很大比重的實體服裝店越來越難開了,越來越多的客戶加入了網購的行業。
從王千千父親的眼神中,仿佛看到一個商業時代的過去,另一個商業時代的到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