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詡為“富一代”,22歲蔣朋是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大四學生,也是所在院校評出的“創業明星”。昨天,這個臉上依然留有稚氣,但言談舉止卻較為成熟的男生說,從16歲起,他便賺得了第一桶金。目前創辦的兩家廣告公司已經是他第三次創業了,公司每年的總營業額可達70萬。 一次旅行 開啟創業之路 蔣朋出生于四川渠縣一農村家庭,家境一般。他的創業之路還得從6年前的一次旅行說起。 為讓孩子知道賺錢的艱辛,了解學習的重要,包括蔣朋父母在內的幾位家長提議,給他們每人發1000元錢,去深圳闖一闖,找工作試試看。于是,蔣朋便跟隨大伙一起前往深圳。沒想到,正是這次意外的深圳之行,促使他走上自己的創業之路。 到達深圳后,有的娃娃拿著這1000元四處游玩,有的則老老實實開始找工作,蔣朋卻獨自來到深圳著名的商業區華強北路附近溜達。他發現這里賣手機的商販特別多,而且大部分是外觀漂亮、功能強大的山寨機,價格卻比品牌手機便宜很多。這樣,蔣朋便萌發了“多買幾部手機回去轉手賣”的想法,但手頭的錢不夠,怎么辦?第二天,他再次來到華強北路,有選擇性地向當地商家索要名片,為今后做準備。 蔣朋昨天笑著告訴重慶晨報記者,回家后,他把要來的名片清理了一下,才發現一天就收集了100多張。[font=SimSun,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一次冒險 賺得第一桶金 自深圳返回后,“賣手機”的想法便一直在蔣朋的腦海中縈繞不去。 蔣朋還發現整個渠縣當時只有一家移動營業廳,前來充話費、辦業務的顧客特別擁擠。在一位朋友的提醒之下,蔣朋開始構思自己的創業方案:手機和電話卡不可分離,如果在移動營業廳里賣手機,豈不是實現了“雙贏”? 于是蔣朋開始了第一次冒險,他悄悄將自己家和舅舅家的房產證拿到銀行,抵押貸款10萬元。有了啟動資金,他開始了創業嘗試。 這時,蔣朋在深圳收集的100多張名片便派上了用場,他大膽向素不相識的深圳銷售商進貨,先將錢打到對方賬戶中,再讓對方將手機郵寄過來。 為了保險起見,他剛開始都是分別向深圳當地幾家不同的手機銷售商進貨,每處僅購買5部手機,他說:“寧愿多掏運費,也要避免上當受騙、深度套牢、血本無歸。”據了解,蔣朋的這個手機店共開了3年,獲利20萬。 一次合作 叩響成功之門 “人不能沒有知識,否則無論做什么都很難成功。”2008年,蔣朋毫不猶豫地將利潤可觀的手機店轉了出去,來到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學習。即使在學校念書,他也依然堅持自己的創業夢想。 當時,一個朋友想創辦一家廣告公司,但苦于沒有資金,試圖說服蔣朋加入,一起經營。“你有資金,我有技術,我們合作,一定可以成功。”面對朋友的勸說,蔣朋仔細思考了一番,覺得之前經營電腦時,那么小一個店每年都得花好幾千塊錢的宣傳費,更別說其他生意的廣告宣傳了,于是他答應下來,與朋友合作創辦廣告公司。 蔣朋坦言,公司創辦之初也曾為廣告業務苦惱過,好在重郵大移通學院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主動給予了支持,“學校的老師不但積極幫助我建立人脈網絡,還將學校內的部分廣告業務拿給我做,正是他們的支持我才能走到今天。” 據了解,蔣朋的廣告公司自2009年創辦至今,目前已承接了合川當地5家房地產商的廣告業務,每年營業額可達70萬。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