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央視《贏在中國》后,東方衛視的《創智贏家》將創業類真人秀推向娛樂的頂峰,他們聘請專業的娛樂導演,從娛樂的角度來把握整個節目。
從于震事件開始,到“廁所門”事件,到第十三個大眾評委投棄權票無一不是反應娛樂的真諦;從賣舊貨對進貨的識別,到蟹宴對價格的定位等等又無疑是對創業的考驗。
據悉,東方衛視的包括《創智贏家》在內的三檔真人秀節目市值已經達38億人民幣,無疑是給東方衛視帶來了強勁的廣告和品牌收入,同時也引爆了線下的創業類討論,特別是上海地區,形成了很多以創業討論為主的俱樂部。
《創智贏家》第八期結束后,在其官網上刊登了招募有志于創業大學生的啟示,邀請六位在校大學生參加1月13日的比賽,這正是節目組看見此類節目真正激起的是更年輕富有活力的新生代大學生的熱情。
受節目所限,節目本身要求參賽者需要有一定資歷,一定背景,從娛樂角度亦或需要一些有鏡頭感的臉孔。但從節目播出后,隨著社會上掀起的創業熱以及眾多的創業俱樂部形成,甚至出現了“贏家菁英會”(www.winner100.com)這樣專門圍繞節目進行討論的組織,節目組正是基于人群需要,改變比賽環節,在未來的節目中設計進去大學生環節,滿足真正的目標觀眾的需要。事實證明節目為了贏得觀眾,提高收視率還是會根據市場需要改變當初初衷,及時調整節目內容和形式,創業類真人秀最終承認大學生是最有潛質的觀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