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不少大學畢業生四處奔忙、焦頭爛額地尋找就業機會的時候,南京財經大學大四學生豐正義卻“穩坐釣魚臺”。有經濟頭腦的他從大一就開始做起“小生意”,賣手機卡,建格子鋪,如今他的“格子鋪”還在仙林大學城有了首家連鎖加盟店!
賣手機卡賺得第一桶金 這位來自蘇北建湖的小伙子,從大學一年級起就開始在校園里做起了“小生意”,成了小有名氣的“學生老板”。他賣過計算器、教學輔導書,組織過學生拼團旅游,承攬過大學生放假返鄉客運業務,還與他人合股經營過自助投幣洗衣機加盟連鎖店……雖然這些“小生意”并沒有賺到太多的錢,有的甚至還賠了本,但豐正義卻認為很有意義,因為積累了實踐經驗。
2006年9月初的一天,剛剛升入大二的豐正義忽然想起一件事,一年前自己從外地來學校報到時購買了手機SIM卡,今年自己不也可以向新生推銷手機卡嗎?想到了就干,他迅速與移動公司聯系,獲得了十分優惠的價格條件。為了搶得先機,他和雇用的“伙計”從火車站新生接待點開始就推銷起了手機卡,結果大獲成功,“80%的新生在火車站到學校的途中就把手機卡給買了,這筆生意我賺到2萬多。”
巧用資金租下“格子鋪” 2007年的一天,豐正義在瀏覽報紙的時候偶然看到了一篇關于“格子鋪”的消息,這一獨特的經營方式一下子讓他來了興趣。所謂“格子鋪”就是把店鋪設計成若干個“格子柜”,任何人只需支付低廉的租金,就可以在格子鋪獲得一個“迷你鋪子”,用于展示、寄賣或交付商品,同時還不必自己經營,格主盡可以當“甩手掌柜”。格子鋪的收入除了相對固定的格子柜租金,還能按走貨額的1%-2%收取傭金。豐正義當機立斷決定開一家自己的格子鋪。
經營格子鋪需要租門店,而人流密集的好市口門店租金自然不菲,怎么才能解決自己資金不足的問題呢?這個時候他想起了創業指導老師上課時介紹的方法——“打時間差”。于是他先期墊付2萬元作為定金交給業主,拿到店鋪預訂合同以后馬上開始招商。效果還真不錯,門店租賃合同簽訂日期還沒到,他就成功地把格子鋪的大部分格子給租了出去,靠從“格主”那里收來的格子租金,他一下把一年的門店租金全交了。
現在,坐落在新街口淘淘樂二樓的“豐仔格子盟”面積40平方米,分隔有175個格子,加上那些本不需要占用格子的“團購分贓”的電影兌換券、購物優惠券等,有形無形的格子加在一起超過了200個,基本都租了出去。“格子盟”的生意也非常好,特別是雙休日,一天的銷售額能有好幾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