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者“曲線救國”尋就業
80家招聘企業一字排開,每一個招聘展位前面都排著長長的隊伍,求職學生手上拿著簡歷排隊等候。這場看似平常的招聘會其實有點不一樣,區別就在于每個招聘啟事上寫的是:見習崗位。4月18日上午,廣西首場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崗位對接洽談會在廣西大學舉行。
企業有意儲備人才
據了解,參會的80多家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為大學生帶來了5000多個崗位。
記者看到,某化妝品代理公司相關負責人正翻看著求職學生的簡歷,不時問一句:“你對哪些化妝品比較了解?以前做過化妝品促銷的兼職嗎?”她介紹,招聘正式員工需要求職者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在這一點上對見習員工的要求不高。“見習人員進到公司后,我們會專門對其進行培訓,或者讓老員工帶新員工,對見習員工的投入會多一些。”那豈不增加了公司的成本和負擔?負責人搖搖頭:“這是我們對社會的義務。而且,對公司來說也是一個長效投資,可以為公司儲備人才。”
梧州市一家有色金屬冶煉公司由于上馬一個新項目,需要招聘一些制酸、自動化等見習員工。雖然9月份才能上崗,可他們擔心公司需要人的時候,正是求職淡季,招不到員工就無米下鍋了,因此提前幾個月就趕來南寧招聘。負責人說:“我們的崗位專業性比較強,這邊高校多,可能有更多我們需要的人才。”他們對一些中意的畢業生拋出橄欖枝,希望畢業生如果7月份畢業時還沒有找到工作,不妨考慮公司的見習崗位。
大學生各有打算
企業都抱著儲備人才、發現千里馬的目的而來,前來求職的大學生則各有各的打算。中南大學的學生小藍去年畢業后在廈門工作了幾個月,最近剛辭職回南寧發展。有過工作經驗的小藍所提問題也比較老練:“工作要三班倒嗎?是獨自上崗還是有師傅帶?”他說,現在工作難找,如果見習基地有合適的崗位,他希望以此作跳板,見習結束后能順利轉為正式員工。“這種就業形勢下,‘曲線救國’也不失為一條途徑”。
桂林工學院的歷屆畢業生小朱專門挑要求有工作經驗的單位投簡歷。她有自己的小算盤:自己在外地工作過兩年,有工作經驗,現想到南寧工作,雖然此次是見習崗位對接洽談會,但肯定也有部分企業想招正式員工,而要求求職者具有工作經驗的企業可能性更大一點。
廣西大學大三學生小梁正在應聘一家廣告公司的見習崗位。下半年就是大四了,要進行畢業實習,他希望能找一家廣告公司的見習崗位,既積累工作經驗,又能得到一定的薪酬,一舉兩得。而廣西大學學生小胡今年才大二,就業弦就已經繃起來了。她這次來對接洽談會,主要是看應屆畢業生如何面試,招聘企業又會問些什么問題,為自己今后找工作積累一些面試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