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面對面
●主持人:記者 龔丹韻
●嘉 賓:易發久(影響力教育訓練集團董事長)
龔丹韻:聽了您最近在“上海城市青年創業論壇”上的演講,覺得很受啟發。目前很多大學生寧愿放低身價,先就業再擇業。您作為教育培訓領域的專業人士,對此怎么想?
易發久:先就業再擇業從眼前看是好的,可以迅速找到工作。我們應該看到,就業方向一般和三點有關:專業、先天條件以及動機。三者如果都符合,就是最應該去的地方。但很多人都是先找個工作再說,三點都不具備,這樣很難干長久。尤其是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過幾個月再換工作,三到五年基本干不出什么大名堂。即使目前大學生不得不先將就點,但我建議還是最好了解自己適合做什么、興趣究竟是什么,有了長遠規劃后再找工作。心理學有一個觀點:你認為自己會是什么,將來就會慢慢變成想像的那個樣子。動機會引導一個人的長期行為,樹立目標很關鍵。
龔丹韻:其實現在人才市場還是可以看到不少大企業需要人,為什么大學生找工作仍然難?
易發久:大學生只是原材料,并不能一下子勝任崗位,中間有一定的斷層。過去企業通過自己的培養,等大學生適應工作需要兩三年。現在經濟形勢不好,有些企業就不愿承擔這樣的成本。這個時候找工作難是一定的。而企業崗位究竟需要哪些能力,大學、家長都很難真正了解,只有靠實習、培訓來彌補了。
我非常建議在校期間要勤工儉學、當學生干部,積累自己的閱歷。哪怕是寢室長也好,也是在提高管理溝通、收集意見的能力。一旦到了工作單位這種機會很少,失敗付出的代價很大。有一句話:把汗水留在練習場上,不要因為準備不充分,將淚水留在戰場上。即使實習做銷售也行,將來怎么向上司推銷你的建議,說服下屬Cye.com.cn接受你的計劃等,統統都是銷售過程。做任何工作都是一樣的。學校里學到的知識也是如此。微積分、多元高次方程,似乎在工作中并不需要,但你學會了邏輯分析能力。一家公司,會有產品、資金、管理、團隊各種各樣的元素,這些元素都是可變的。踏上社會后雖然不需要做高等數學題,但是數學題背后的規律一定要掌握。
龔丹韻:據我所知,您工作后不久就被提拔為科長,當初怎么會決心下海創業呢?
易發久:提拔快是因為當時我們辦公室只有三個人,一個主任,兩個科長,我是其中之一。現在大學生拼命往大公司里擠,為什么不到小地方去?“500”強公司里小蘿卜頭一個,到了中小企業就是重要人物。對于一個有志向的人來講哪里都是機會。
當時辦企業要下批文,第一關就在我這里,天天下批文,下到一定的時候心里不平衡,慢慢就想自己創業了。我覺得創業的人有一個特質,就是有夢想。藝術家不一定開公司,但追逐自己的夢想就是創業。一個人最終能成多大的事,首先跟他有多大的夢有關系。其次就是相信自己會成功,有強烈的成功欲望。試想,有夢想的聰明人多如牛毛,憑什么你成功?得問問自己,成功的欲望有多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