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是一個美好的愿望,但也要當心前面帶刺的玫瑰,玫瑰扎傷不可怕,絆倒了也不可怕。只要我們有勇氣,只要我們站起來比倒下去更多一次,我們就成功了。”昨日上午,江西省大學生就業創業報告團走進了南昌大學,為廣大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就業創業課。
在1個多小時內,南昌大學的學生們認真聆聽著6名學兄學姐介紹自己的就業創業經驗。“聽完后,給了我很多感觸,讓我認識到創業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遙不可及。”來自南昌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的大三學生汪文娟說,我打算畢業后先找份工作,積累一定的資本和經驗,再尋找合適的創業項目。
來自廣東的大三學生葉瑞荃在聽完報告后,很欣賞就業典型潘文的一句話:“如果我們的創業條件不成熟,那就應該先去就業,我們不能在那里等待。我認為打工也同樣可以成就事業。”葉瑞荃告訴記者,寒暑假期間,他也在廣東找過幾家單位實習,實習讓他認識到,找工作最怕好高騖遠,聽過這次就業創業報告后,更讓他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
“他們在就業創業道路上的敏銳洞察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葉瑞荃說。
據介紹,從6月8日~12日,張華鋒、朱霖望、吳步軍、廖華東、黃棟、潘文、宋曉華、蘇留劍、譚軍山、王顯裕等10位大學生就業創業典型將先后赴南昌大學、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南昌航空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江西財經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南昌理工大學、江西藍天學院、江西農業大學、江西中醫學院等高校巡回宣講。
典型人物1
張華鋒
脫下西裝當豬倌
放棄深圳年薪10萬元的IT職業,毅然回到撫州老家,脫下西裝當起了豬倌。現任江西東盛種豬有限公司總經理的張華鋒,創業初每天與豬“親密”接觸。那時的豬場設施落后,刺鼻的氨氣熏得他甚至喘不過氣來,但張華鋒咬著牙堅持了下來。
為實現現代化養殖,張華鋒先后前往加拿大、丹麥等地學習先進的養豬技術,并利用自己在北大計算機專業所學的知識,建立了國內一流的獸醫實驗室、智能電子監控系統。如今,該公司已達到年出欄優質豬3萬多頭、創產值4000多萬元的水平。公司被評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