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濟南西部的長清大學城商業街,自 2007 年 9 月開業以來,先后有142 名大學生在此從事個體經營,“練攤兒”的學生更是多達數百人。然而到目前,經營時間超過 1年的卻僅有 11人。今年全國“兩會”上,上海團市委副書記陳凱委員提供的一份數據也顯示,廣東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只有1%,全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4%。
大學生創業到底難在哪里?近日,記者走訪了長清大學城商業街。
創業要過“三道坎”
3月 19 日下午,記者見到張慶春時,他正在自己的餛飩店里忙碌著。他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體育系,在經歷了一年的求職之后, 2007 年決心自己創業。眼下,他的餛飩店在商業街已是小有名氣,雇了兩名員工,周末還有兩名學生兼職,每天的營業收入達到了 1000多元。
記者從負責商業街管理的崮山工商所獲悉,在大學城商業街,目前像張慶春這樣創業的在校及應屆大中專畢業生就有 57 名,占到全部商鋪的 20% ,而未辦理營業執照,利用節假日及夜市“練攤兒”的大學生多達數百人。
在大學生小孫的店鋪,記者與幾名學生老板進行了交流發現,大學生要想創業成功要經過“三道坎”的考驗。
第一道坎是項目。正在籌劃開燒烤店的李虎慶說:“最關心的就是怎么選個好項目,項目選錯了,費心費力難出成績。” 如何選個好項目,對于剛走出校門的學生來說,很多時候是靠運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