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諸多利好消息的“誘惑”,但大學生當老板也需因人而異?偟膩碚f創業比就業更艱難,應做好最充分的準備
5月一來,搞完論文答辯,大學校園里便彌漫著離別的憂傷。對目前仍沒找到工作而即將離開校園的大四生而言,就業情緒也在緊繃到極致后尋找著自己的釋放途徑——找不到老板,干脆自己當老板去。
胡叮叮是本報“青年創業之星”高校巡講報告會上的聽眾,剛結束了在上海的四年大學生涯。四年時間,胡叮叮眼睜睜地看著一個普通文秘崗位的工作競爭者由十幾人變成上百人,工資待遇由3000元有余變成1500元以下。巨大的生存壓力讓她不得不放棄了這個“狂喜歡”的城市,回到長沙!翱墒情L沙也不是省油的燈啊,橫豎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干脆自己在河西大學城附近開個精品店算了。”胡叮叮對自己的“時尚嗅覺”一向很得意,她覺得自己創業也不是一件蠻困難的事情?墒菍τ凇氵x擇的創業領域有沒有人脈資源?合作經營的伙伴如何選擇?是否有基本的財務常識?胡叮叮沒有答案。
創業不是就業難的“避風港”
一場接一場的創業報告會,一條又一條省市頒布的關于大學生創業的各類優惠政策,為湖南未就業大學生創業描繪著美好藍圖。然而記者在采訪中聽到不少成功創業者說,創業比就業更艱辛,并非是找不到工作后萬不得已的退路,大學生創業要做好心理準備。
據最近一項網絡調查數據顯示,未就業大學生創業愿望比年前增加25個百分點,其中63%的人表示是因為就業艱難選擇自己創業,有14%的人是因為怕看老板臉色而選擇自己當老板。
“臨近畢業,每天都有很多學生來咨詢創業的事情,但我覺得對那些不具備創業素質的學生來說,就業比創業更適合。因為一名創業者要有很多素質,領導協調能力就很重要!焙鲜〈髮W生創業導師、十大杰出創業女性、牛耳教育總經理趙靜芳表示。她說,如果把創業的資金、人才、技術、場地等比作“硬件”的話,那么創業的“軟件”包括市場調研能力和領導管理能力,還包括創業者的激情、堅持、韌性、學習、理念。也就是說,市場對創業者比就業者的素質要求更高,創業不是就業難的“避風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