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大學就業困難的情況下,用比爾·蓋茨和戴爾的創業故事去盲目鼓勵剛畢業的大學創業,是一種誤導,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就像對待一個姍姍學步的孩子,非要他在田徑場上去拼殺,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為了寫這篇博文,我上網查看了鼓勵大學生創業的各類文章,幾乎很多都是沒有從事過經營管理、或者不了解生意場的好心人所寫。一般情況下,會寫文章的人不經商,經商的人又不寫文章,所以形成大量隔靴搔癢的說教,反而容易誤導大學生。
令人擔心的前提有如下10個理由:
1、不要因為當前國家就業存在困難就不負責任的盲目鼓勵剛畢業的大學生創業,就業問題并不是靠鼓勵大學生創業就能回避和減輕的;
2、大量的事實證明,大學生創業成功率非常小,我國剛畢業的大學生平均創業的不超過1% ~ 2%,更何況創業成功的大學生,蓋茨、戴爾在美國創業環境,與我們的國情不一樣,美國大學生創業大約占25%左右;
3、國家頒布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很好,并不等于我國當前各地的創業機制和環境適應大學生,大學生通過自主創業來實現就業的條件還不成熟,很多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改善;
4、如果我們不分條件、不求實際的鼓勵大學生創業,是在倡導一種“自殺式奮斗精神”,明顯的敗局反而會給社會帶來更加嚴重的隱患,并且容易打擊大學生的自信心,造成失敗者終身的陰影;
5、敢于創業的大學生往往是不怕吃苦,但創業經商是不會因你能吃苦就成功,農民工最能吃苦,為什么他們沒去創業就說明這一點,因為學習知識與學習了有用的知識有很大的差距,這是許多大學生不易明白的道理;
6、我國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大學生,有非常明顯的創業缺陷,更多的是比較“聽話”的好學生,未必是敢于拼殺、敢于創新的創業驕子,直到今天,現實社會仍然存在“輕商”的現象;
7、大學生創業,本質上就是做生意、搞企業,項目、技術、資金、經驗、毅力、人員、團隊、社會資源……常常是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把你逼上無路可退的境地,實際上有很多失敗,最后就是絕路,后果不堪設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