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他大學生創業,李煊的想法有些特別。在日前的股東會議上,李煊提出了創業前3年不要急于想掙多少錢,要考慮的是公司長遠的生存和發展。23歲的李煊是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大四的學生,本該拿著簡歷四處忙著找工作的她,卻坐在呼和浩特市長安金座的寫字樓里忙乎著公司的事情。 今年4月,還有3個多月大學畢業的李煊與兩個合作伙伴投資10萬元成立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煊朗傳媒公司,主要業務涉及文化娛樂活動的策劃、宣傳、組織和品牌拓展等。
其實,在沒有遇見兩個合作伙伴前,她并沒有想在大學沒畢業就開始創業。
2005年,李煊初入大學,在學校所學的專業是文化藝術管理,因為所學專業的關系,她開始在文化傳媒公司做兼職,接觸了很多的文化傳媒和廣告界人士。“呼和浩特市有2000多家文化傳媒公司,它們之間競爭非常殘酷!崩铎诱f,她曾經兼職過的幾家文化傳媒公司,因為攬不上業務,成立幾個月就倒閉了。殘酷的社會競爭讓李煊知道大學生創業要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在學習和兼職中,要把握好一個平衡點,大學里學的知識,要運用到實際中,如果大學畢業了,自己卻沒有真正實踐過,學習成績再好也無法成功創業。”
大學生創業,角色從“校園人”到“生意人”的轉變,在李煊看來轉變時的心態很重要!皠摌I需要理智而不是沖動,創業需要冷靜而不是狂熱,現實中大學生對于創業的理解有點兒像“大躍進”似的,以為只要開一個公司就會一蹴而就,就會財源滾滾而來,對行業缺乏深度審視,對社會和大眾消費缺乏深刻了解,盲目創業,是大學生創業的通病。”李煊說。
“我能干什么?”在已經有了多年社會實踐經驗并開始創業的李煊眼里,創業絕非簡單的事!皠摌I最好別單打獨斗。”李煊說,大學生沒有經商經驗,最好找到幾名志同道合的同學或朋友一起創業,不但能籌集創業資金,還能降低創業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