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達21萬人。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最新統計顯示,截至6月底,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89.31%,18.7萬余人實現就業,2萬多畢業生仍在求職路上求索。
7月6日至8月5日,在本市舉辦的暑期畢業生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招聘月期間,尚未就業的北京高校畢業生與在外地高校就讀的北京生源畢業生成為招聘會的主力軍!盀槭裁催沒找到工作?”畢業生自己的看法是什么?在采訪中記者發現,跨專業求職、頻繁跳槽、沒有工作經驗、求職起步晚、想創業不急于就業等成為眾多未就業畢業生的求職難關。
人物一 趙靜
未就業原因:跨專業求職
趙靜是北京聯合大學通信專業本科生,畢業離校已近兩個月,仍未落實就業單位。趙靜說,她性格外向、活潑,想從事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最理想的職業是記者,其次是廣告公司策劃。但是,趙靜所學專業一般從事技術性工作,每天擺弄手機電路板,她對此毫無興趣。畢業前,學校曾為畢業生推薦工作,但是好機會競爭不過本專業男生。該專業女生常做的客服工作,趙靜又不喜歡,因此直到畢業也沒有落實工作單位,F在父母都很著急,趙靜自己壓力也很大。她上學期間沒有任何新聞從業經驗,對于新聞工作充滿向往但是對行業的了解基本處于“無知”狀態。畢業后,趙靜曾參加過幾次招聘會,幾乎都是“轉一圈”就走。
就業專家:劉艷華(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高級職業指導師)
對策:為理想工作找個落腳點
趙靜目前最應該理清的不僅是自己想干什么,還要清楚自己能干什么。以趙靜現在的條件和積累,新聞、策劃這些理想職業仿佛是飛在天上的夢想,沒有任何著地的落腳點。如果暫時不考慮理想,在通信行業內趙靜能較快落實工作,不妨以通訊作為行業背景逐漸向新聞或廣告轉型,做一個通信業的記者或是主打通信行業的廣告策劃是可以實現的。但是,趙靜要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新聞、廣告專業知識,多向業內人士請教,平時練習寫作,爭取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在自己條件成熟時,爭取向用人單位展示出足以勝任記者、策劃崗位的能力。在未就業畢業生中,像趙靜這樣理想堅定但專業不對口的人很多,他們的當務之急是給自己的理想找一個落腳點,讓理想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