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經驗少、缺資金仍是“絆腳石”
“以良好的高校教育和開闊的眼界打底,大學生創業,哪怕是始于足下的小小格子鋪、快餐廳,都最有希望成長為明天的參天大樹。”省會創業指導中心主任柴玉文表示,然而前途的光明并不意味著道路的一帆風順,從象牙塔一猛子扎到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缺少資金,缺乏經驗,缺少創業必需的人脈關系和管理常識,缺少持續有效的創業指導和信息溝通……這些都使得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們,創業有可能比農民工還難。
經常接待創業咨詢者的省會創業指導中心的郝女士告訴記者,大學生創業失敗率高,其實跟他們缺乏社會經驗有很大關系。“大部分大學生來這兒咨詢的問題都是像如何申請貸款、怎樣獲得補助、投資什么項目之類的,很少有對市場和自身有清醒認識的。”郝女士說,大學生創業普遍存在自我認識不足的問題。同時,資金運用不合理,項目選擇不慎重,市場風險預計過低。
“項目選擇應該結合自已的興趣愛好、經濟條件和市場需求,做自已熟悉的、感興趣的行業。對于缺少啟動資金的大學生來說,可以先針對相關行業開個小店,等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和經驗后再做大做強。”柴玉文這樣說。
此外,據市就業局抽樣調查就顯示:有1370名有意創業的大學生需要小額貸款的支持。其中石家莊學院2136名有意創業的大學生中,竟有1352名需要資金支持,占了60%以上。根據分析,像石家莊學院這樣的高校,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要讓家里拿出資金供他們創業幾乎不可能,所以只有依靠貸款創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