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創業大學生只需要一個短信和電郵,就能與街道干部傾訴日常運作的困難或求取人事關系的高招。近日,延吉新村街道安排街道黨政領導和各科室負責人,與大學生創業者結對聯系,提高他們的創業成功率。該街道創建的滬上首個“零收費”社區大學生創業家園開園至今,已有42家大學生創業企業入駐,經營范圍主要集中在創意設計、廣告傳媒、商務咨詢、信息技術等現代服務業。記者從部分創業者口中獲悉,通過創業家園的各項政策,他們每位小老板每年可節約至少近3萬元常規開銷。
創業者可向街道干部“取經”
“大學生創業,最怕的就是堅持不下去。”談及與大學生創業者結對初衷,延吉新村街道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幫助大學生創業絕不是“一錘子”買賣,如果單一地只為他們提供硬件服務,解決最初期的房租問題,隨后就放任不管,這很可能造成大學生創業初期激情過后便半途而廢。據街道相關人員介紹,有時上午10點去創業家園附近辦事,卻發現許多創業公司都是鐵將軍把門,沒有人影。“早上可是黃金時間,一些大學生創業者還保持著學生時期的生活規律,讓人很操心。”
近日,經街道黨工委會議決定,安排街道黨政領導和各科室負責人與大學生創業者結對聯系,每位處級領導均聯系兩家企業。黨工委、辦事處召開專門會議將具體安排告知雙方。建立聯系后,街道機關干部每月至少與創業者交流溝通一次,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針對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可由街道優先委托創業家園的企業承擔街道的業務,并協助企業進行市場拓展。例如,勞動科等一線科室科員可以憑借自身工作經驗,了解企業日常運作中發生的困難和發展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
在不少創業者眼中,與街道干部結對的實際意義很強,絕對是一個“拜師學藝”的好機會。開辦了一家速記培訓公司的陳優優就與街道黨工委負責人結對,小陳很希望能在遇到困難時向他請教,指點迷津。而街道黨政領導和各科室干部也表示很歡迎創業者主動與他們聯系,如果沒時間當面交流,發短信或者電郵也行。
創業大學生每年可省3萬元
目前,入駐創業家園畢業生的學歷層次分布為:21位專科學歷,20位本科學歷,1位碩士。他們主要畢業于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出版印刷高專等楊浦區域內的高校,其中有兩人具有海外留學經歷。“學會感恩并不是一定要等到功成名就時。”作為創業家園的佼佼者之一,開創了一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曹華兵雖然在業務上仍處于按部就班的發展階段。“延吉社區居民遇到各種電腦軟件方面的問題,只需一個電話,我們公司就會派人上門免費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