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難,最低薪水要求一降再降的現象引起了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的關注。代表委員們表示,大學生的就業觀念轉變至關重要,廣東省副省長雷于藍昨天在分組討論會就直言,大學生賣豬肉沒有什么不好。
發達國家40%大學生創業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廣東省人事廳廳長歐真志昨天在分組討論時說:“當前我們應該重視對大學生創業知識和能力的教育。現在的畢業生都習慣于等著找單位安排工作,主動去創業的意識太弱、能力偏低。目前發達國家畢業生主動創業的人數占總體畢業生人數的比重達到30%~40%,而廣東省這一比重只有2%左右。大學生創業知識的普及和就業觀念的轉變對人的素質提高、地方經濟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一直在仔細聆聽各位代表們發言的廣東省副省長雷于藍在昨天下午的會議中第一次發言了:“大學生賣豬肉有什么不好?國外很多國家的大學畢業生都在開的士。”隨后,接上話茬的代表們一個接一個。大家認為剛畢業時去賣豬肉積累社會經驗總比坐在家里做“啃老族”強。
廣東省科協主席盧鐘鶴說:“我們大學生缺乏的是一種拼搏和創新的精神。看看現在熱門的專業都是工商管理,大學生一畢業就想去當管理者,怎么可能呢?世界上知名的大企業老板很多都不是大學畢業生。”
另一位人大代表則搶著說:“現在大學生自己創業的太少了,28%以上的畢業生都想鉆進國企,希望一勞永逸,說到底是不愿埋頭苦干。”全國人大代表、汕頭市金山Cye.com.cn中學校長李麗麗則說:“這和家庭的教育也有關系,父母們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大學畢業就去賣豬肉,好像臉子上過不去。實際上任何能夠給社會給自己創造價值的工作就是體面的工作。”
云浮市政協副主席、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溫鵬程對大學生就業的問題也頗有感慨。他說:“依我看,大學生就業難,關鍵問題是擇業觀念要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