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我市11家企業被團中央列入全國首批“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這些基地可為應屆大中專畢業生、已畢業未就業大中專生等青年群體提供崗位見習的機會。
然而,記者近日在對這些創業見習基地采訪時發現,盡管就業形勢嚴峻,許多大學生和待業青年對創業見習基地似乎不感興趣,很少有人主動走進創業見習基地提高自己的本領,以實現成功就業。去年一年,我市僅有495人走進了創業見習基地,與創業見習基地每年可容納的數字相差甚遠。
如何讓見習基地“火”起來,真正達到“提升就業技能,積累創業經驗”的目的,成了各個方面正在探索的問題。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部門、企業和一些大學生。
現狀:創業見習基地沒有“火”起來
郝曙光攝影有限公司是最近一批加入“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的公司之一。這家攝影公司提供了化妝、攝影、銷售、平面設計等20多個見習崗位,然而,見習基地創建2個多月了,卻只迎來了2名大學生,而且兩人見習時間都沒超過3天。
1月3日下午,在樊城金座大廈7樓襄樊優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內,20多名員工正在辦公室里忙碌。這家公司雖然是一家剛剛起步的公司,但卻是最早加入“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的企業之一。通過見習基地,公司招聘6名優秀員工。
公司老總曹玉傳告訴記者,公司提供了15個見習崗位,涵蓋了網頁設計、網絡維護、程序員、美工等所有IT行業的崗位。盡管通過見習崗位招聘到了6名優秀員工,但對于IT這種熱門行業,應聘者和崗位比例太低。他覺得“見習基地不夠熱”。
記者隨后電話采訪了湖北天工機電技術有限公司、襄樊心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幾家提供見習崗位的公司。幾家公司負責人都告訴記者,很多大學生常常只打個電話咨詢一下就沒了下文,還有些人即使到崗見習,也很難熬過見習期。
記者從團市委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有43家企業被確定為“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其中團中央見習基地15家,省級見習基地28家。這些基地每年可為廣大青年提供見習崗位679個。據了解,每個崗位的見習期3個月左右。見習期間,企業為見習人員提供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基本生活補助,并負責對見習人員進行必要的技能培訓和指導。在同等條件下,企業將優先錄用見習人員上崗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