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理解不準確 信息不通暢
創業見習基地為大學生創業、就業提供了一種選擇,為何受到冷遇呢?
“我覺得大學生對創業見習基地的意義理解不準確。”郝曙光攝影有限公司巴黎春天店店長熊小鋒認為,既然是到影樓見習,就應該學習了解影樓工作的全部流程,因此,前來見習的大學生必須從最基本的工作開始。然而,前來見習的2名大學生只干了3天就開始鬧情緒,一個認為待遇低了,另一個覺得迎賓工作太辛苦。對此,熊小鋒也覺得很為難。按照團中央的規定,見習工資不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就行了,他們開出的見習工資為400元,遠遠超過襄樊215元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同樣是創業起家的曹玉傳很能理解現在大學生的心態,他認為很多大學生誤解了創業見習基地。“很多人一畢業就想找到待遇好的工作,結果一咨詢,發現你提供的崗位只是見習,要不要他還說不定,他當然不愿意。”曹玉傳覺得,大學生對見習基地的期望值太高了,沒有理解到,見習基地的作用只是搭建學校和社會之間的橋梁,為大學生創業就業提供更多的經驗。
來自黃岡市的呂小凡2009年6月畢業于襄樊學院電子信息專業,是留在襄樊優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學生之一。他覺得,見習基地缺少一個溝通平臺,各種信息不通暢。他舉例說,自己本來想去深圳工作,但因為沒有機構搭建一個平臺,讓大學生和見習基地進行雙向溝通和交流,因此他無法查詢深圳哪些公司提供見習崗位,也不知道襄樊是否還有其他公司能提供電子信息專業的見習崗位,所以只好留在襄樊從事銷售代理工作。好在2個月后,他發現優迅網絡符合了他的就業理念,所以留了下來。
建議:從制度上規范 用特色活動吸引
如何讓見習基地“火”起來,真正幫助大學生積累創業經驗,提升就業能力,為企業選人用人搭建一個平臺呢?團市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認為,除了在制度上規范外,必須讓基地“動”起來,用各種特色活動吸引見習者。
團市委青工部部長王洪濤介紹說,以前大學生在選擇見習基地時,只能通過當地團市委了解信息,存在一些溝通上的障礙。去年年底,團中央“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網站(網址:http://www.jxjd.gqt.org.cn/)正式開通。通過網站,大學生可以查詢到全國所有地區提供的見習崗位,而成為見習基地后,企業也能通過網站調閱所有見習大學生的資料,雙方在網上互相了解。此外,如果企業在見習期間有違規行為,大學生同樣可通過網站投訴。王洪濤稱贊這一舉措“從制度上對見習基地進行了規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