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這段時間各個網站的新聞,大家就會發現:“公務員考試”和“大學生創業”這兩個詞語出現的頻率特別高。這兩種對待未來截然不同的態度和選擇卻成為了如今大學校園里的兩條主流導向。
為了在畢業后能找到一份既穩定又體面,收入還不錯的工作,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們將目光放在了“國考”上。年輕人如此對待“國考”的熱情讓外媒十分不看好,新加坡《聯合早報》尖銳地指出,人人爭搶公務員這個“鐵飯碗”將成為中國發展的障礙。
與校園內的“國考一族”相比,“創業一族”則顯得更受媒體歡迎,得到的褒獎聲也最多。不少關于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被作為當代年輕人創業典型,而號召大家積極效仿。
一邊是令人欽佩的創業行為,一邊是飽受詬病的“考碗”行動。我們不禁想問,當今大學生的競爭力究竟有幾何?
應付“國考” 困難不比創業少
場外,等待的家長人山人海;場內,年輕的學生們在奮筆疾書。本月初在成都舉行的2010年公務員考試讓在蓉的各高校應屆畢業生們都緊張了一把。據了解,其實早在一年前,預備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學生們就買了一大堆復習資料,像準備考研一樣進入了復習沖刺階段,認真程度不亞于高考。
有記者統計過,此次“國考”,至少有6個職位的考錄比平均超過了3000∶1,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然而,對于這種比高考錄取率殘酷許多的考試來講,不少學生依然表示:硬著頭皮也要上。“高考只針對大學學習,錄取率逐年增加,考上并不難。而考公務員則是針對后半輩子生活,考生增加的速度雖然總比錄取人數比例增長得快,但熬過這一段時間也就好了!
“說實話,到目前為止,我還是不知道公務員到底是一個怎樣的職業,只知道是‘鐵飯碗’,至于后期如何發展還沒考慮到!迸c這位應屆畢業生的狀況一樣,不少參考公務員的大學生僅僅是聽從了父母的要求,自己對未來也并未有明晰的規劃。今年加入“考碗”大軍的西南財經大學研究生李瑞娟告訴記者,父母跟自己談過好幾次,自己也很同意他們的看法:“在學校時的憧憬和夢想在殘酷的社會競爭中顯得脆弱無比,當今社會所謂的‘鐵飯碗’似乎只有公務員,若能考上,也就算一勞永逸了!备闆r類似的同學還不少,這些“考碗”大軍幾乎都是學校里的尖子生,有些甚至還保了研。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