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比賽
貫穿創業教育始終
“隨著創業教育的逐步深入,我們會為學生提供參加創業比賽的機會。”據黃冠老師介紹,北京大學學生創業計劃大賽至今已舉辦了13屆,每屆比賽歷時一年,有四五十個創業項目參賽。
對于有創業意向的同學來說,參賽是一項很好的鍛煉機會,不僅可以認識很多專業的評委,還能加入到學校的“創業導師計劃”中,學校根據學生參加比賽的情況為學生匹配導師。學生的參賽項目從設立到比賽結束,都和導師息息相關,創業導師與學生的關系并非互留電話,而是具有實質的指導意義。大賽初期,北大團委學術科創部會深入到學院進行宣講,讓同學們對比賽的情況有基本了解,同時會配合比賽開展創業教育系列課程講座和論壇,比賽初期,每周或半個月都會開展講座,隨著比賽的深入,講座的頻率也會走向常態,平均一個月兩場左右。黃冠告訴記者,每年創業類講座都很受學生歡迎,學生們通過講座不僅能對創業大賽有了基本了解,還能見到各領域的社會知名人士。“我們會定期邀請有影響力的名人進行演講,在精神層面激勵學生,也會邀請正處于創業起步階段或上升階段的人士與學生分享經驗,他們的經驗比起名人更有實踐意義。”黃冠介紹說,北大的情況來看,每年的創業大賽作品較為穩定,但一個趨勢是每年最好的作品一年比一年優秀。每年從大賽涌現出的金獎項目也在其他比賽中獲獎。2010年創業大賽一等獎的項目“可回收能量型汽車減震器”在中英創業計劃大賽的總決賽上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打造多元化環境
為學生創業鋪路
隨著創業教育比賽的進一步深入,學校還會為優秀的創業團隊提供國際交流機會,幫助他們接觸更多資源,拓寬眼界。記者了解到,每年北京大學與東京大學組織創業生的國際交流研討,讓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們圍繞創業項目進行討論。今年11月4日,東京大學的大學生創業團隊將到訪北京,與北大學生交流,來年,北大創業學生將到訪日本。黃老師介紹說,從近幾年開展的國際教育來看,收效還是很明顯的。對于學校里涌現出有實質創業想法的團隊,學校也會盡量提供支持,比如與北大科技園、外校科技園、校外的風險投資企業、基金企業等聯系,為創業項目提供實驗場地、資金投資、市場推廣,也會為學生創業團隊介紹更多創業比賽信息。在資金方面,北京大學“河合創業基金”已連續設立七年,用于支持有真正想創業的同學,至今已資助數十支學生創業團隊。
雖然有一系列的課程和活動,但黃老師指出,學校并沒有引導學生要創業,或要求學生往創業上發展,只是創業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為學生營造多元化的環境,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也逐漸明晰了自己的選擇和自己的發展方向。接觸過創業教育或參加了創業比賽之后,有些學生收獲了知識,對創新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有一部分學生發現了自己的創業興趣,有很多學生有了創業想法之后很是狂熱,哪怕失敗都好。總而言之,對于北大創業的定位和氛圍是創造自由的環境,我們不誘導學生,但是對于有不同需求的學生我們有不同的指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