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是什么?創業本身就是一個實踐過程,是理論聯系實際或者說理論應用于實踐的具體形式。大學生創業,可作為一種嘗試或是實習課題。
其實,人生之路就是一個通過職業實現自己理想的過程。要是讀死書以至照搬書本,只能表明大學教育的缺失!創業可以說是一種自立自強的精神,這種精神應該從小就給予培養。
事實上,大學生創業并不是什么新鮮詞。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學生自我創業比較普遍。在我國,大學生創業比重低的基本原因在于大學生自身面臨很多難題。至于大學生們有熱血、有初生之老虎沖勁。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在當今中國的教育體制和就業背景下,大學生做一些創業項目的構思或實驗,一方面可以增強大學生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比如,在學期間通過相應的實習項目和學校舉辦的創業策劃等,讓他們做一些前期的準備和演練,這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要是在校大學生創業成為一種時尚的話,其問題與隱憂無疑是顯現的。不說別的,就是一句比較經典的勸勉之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要是提倡和鼓勵在大學生創業,實在是與之相抵觸,適合的實踐課引導應當作為大學教師們的責任。
說到底,大學生創業,只能是一小部分人所選擇的人生方式。不應過度推崇與宣傳,從某種意義來說,只會導致許多本應在人生某個階段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的迷惘、缺失或漠視。而且,創業是需要許多前提條件和基礎因素的,并非一般的大學生可做到。對于不具備條件的大學生來,其過程必將帶來一系列不容樂觀的社會問題。其利與弊得其失,值得深思和反省。
大學生創業是不值鼓勵的。正如筆者在接受《中國城鄉金融報》主題為“大學生創業的融資困局”的電話采訪中談到:所謂大膽設想和小心求證,一切都可以嘗試和做出實踐的檢驗;但是由于他們經驗不足、能力欠缺、意識薄弱和策劃偏差等原因,往往導致創業成功率的極低。所謂功敗垂成與功到自然成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