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Cye.com.cn】創業是極富挑戰性和風險性的社會實踐活動。當今世界,創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源動力。
在風起云涌的創業浪潮中,大學生的創業活動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一群體既蘊藏著巨大的創業積極性,又具備創業的可能性。他們接受了更系統的專業教育,開展科技創業有更扎實的專業知識支撐。這些未來的企業界精英,在校期間申請專利、撰寫項目書、參加大賽、注冊公司、尋找投資、經營產品。在這一漫長且充滿未知與艱辛的歷程中,一部分企業頑強地存活了下來。這些成功的案例固然可以歸結為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因素,但其背后是大學生創業核心競爭力在起決定性的作用。
什么是創業核心競爭力
創業的根本在于創辦并運營企業,創業核心競爭力歸根到底是要體現企業核心競爭力。利用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來剖析大學生創業核心競爭力,把分析的邏輯基點還原到創業者自身,既可以探知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個體層面的表現;又可以明確大學生相對于創業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與不足,進而探究培育、提升大學生創業核心競爭力的方法和路徑。大學生創業與其他社會群體創業,都以創意或技術的實現及市場化為主要標志。但兩者的創業核心競爭力仍有顯著區別,如前者更多強調對新領域、新市場的發現與開拓,后者更多強調對固有領域的傳承;前者更強調技術或理念的領先,后者更強調資源、資本的積累。因此,大學生創業核心競爭力是指大學生個人或團隊所擁有的能夠轉化為商業機會的、不易被其他創業競爭對手仿效和替代的能力或優勢。厘清大學生創業核心競爭力的認識誤區,發掘和培育大學生創業核心競爭力是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重要途徑。
從對大學生創業團隊具體實踐過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創新精神、組建創業團隊的能力和專業技術知識等是大學生創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應該引起我們重視的是其中某些要素往往具有較強的迷惑性,容易被誤認為是大學生創業核心競爭力,而不利于創業實踐的開展。
阻礙創業成功的三個誤區
第一個誤區:領先的只是理念或技術而非產品。
大學生創業并不局限于傳統的尤其是已經成熟的行業或領域,其創業內容也不局限于做點小買賣或是簡單的加工業。即使是選擇傳統領域創業,大學生通常也會發揮創新精神,賦予其高科技含量。然而,大學生創業絕大多數憑借一項技術或創意,缺乏面向市場的技術鑒定,缺乏從實驗室到市場之間的產品試驗。按照產品技術的成熟程度,一般是這樣劃分的:思想或理念——實驗室試驗——專利——大規模生產實驗——投產。大學生創業團隊基本停留在前三個階段,甚至有不少大學生創業團隊停留在第一個階段,這是大學生創業普遍存在的不足。而從領先的理念或技術到大規模投產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中間可能存在著巨大的參數變化,對此困難估計不足,使大學生創業團隊往往片面夸大產品的實際功效和贏利能力,匆匆實施創業項目,導致創業成功率不高。
第二個誤區:初期團隊規模大而非持續發展能力強。
團隊是創業成功的重要保證。大學生創業都擁有一支基于共同興趣、創業角色明確分工和專業構成合理的團隊。由于創業比賽以及創業領袖的個人號召力,前期大學生創業團隊往往規模強大。但由于大學生學業壓力大,存在著“兼職創業”的心態,導致創業無法全身心投入,而且創業過程中的精力分配也往往是創業初期激情澎湃,而在開拓市場等階段尤其是企業面臨困境時則斗志全無。大學生創業團隊成員幾乎全部是在校學生,隨著團隊的核心成員相繼畢業,他們大都更趨向于尋找穩定回報的工作而非創業,使得公司在正式運營過程中面臨著人手不足的困惑。核心員工的流失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瓶頸因素。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