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Cye.com.cn】【導讀】在鈴木敏文手中,7-11這個源于美國的品牌被發展成為日本最大、亞洲最大、全球第四大的零售王國,其年營業額約等同日本GDP的1.25%(2009年數據),富可敵國。至2012年12月31日,7-11在全球已擁有49494家門店。作為掌門人的鈴木敏文有何經營秘密?請看黑馬哥的解讀!
秘密一:供貨:讓工讀生負責“訂貨”,自行找出“答案”
訂貨可以像操作電玩的搖桿
訂貨作業本身并沒有那么困難,只要使用如雜志般大小的行動終端機GOT(Graphic Order Terminal)便可在賣場進行。看著液晶屏幕上所顯示的各項參考資訊,如同在操作電玩的搖桿般,哪種商品需要進幾個,逐一鍵入即可。而被輸入的資訊就會經由網絡,匯總到位于總公司的主電腦。
集中在總公司的訂貨資料,會被送至批發商、鮮食商制造廠——所謂的下游供應商那里。下游供應商是具有配送機能的供貨商。商品會從此處先被集中在各地的共同物流中心,再依序配送、進貨給各店 家。
例如便當、御飯團等米飯類的進貨,分為深夜的第一批、中午前的第二批、黃昏的第三批三次來進貨。各分店在上午10點前,要下當天第三批(黃昏進貨)的訂單,接著上午11點前要進行第一批(深夜進貨)、第二批(隔天中午前進貨)的訂貨。這些訂貨資訊會經由總公司送達分散于全國80處的各下游供應商的專用工廠,商品在此被制造。流程就是如此。
即使如此,依然存在創新的可能。秋元先生所負責的分店,曾發生這樣的事。某天,老板去世了,在此之前,僅“蘸醬油般”參與店務的老板娘卻要扛起一切。靠她一個人的力量實在是無法經營,唯一的出路就是集合眾人之力來渡過難關。要怎么樣將他們凝聚成一體呢?秋元先生有個構想。
這個構想就是將店視為一個“模擬的商店街”。以工讀生們個別負責訂貨的商品種類,設定“佐藤飲料店”、“田中零食店”、“鈴木意大利面店”等模擬商店,告訴他們“這區就交給你了,請當做自己的店來規劃”,交由他們經營。
接著將模擬商店街繪制成圖,貼在店內的辦公區。每個周末,如果各店的業績超過地區整體的平均值,就貼上“金色圓形貼紙”,并頒發特別獎金給績優者,以資獎勵。
“如果全神貫注于訂貨,只要3個月,工讀生也能講出一套自己的經營之道。那正是7-11強盛的道理。”
支撐7-11經營的“單品管理”
7-11的分店通常會依據假設來訂貨,并以POS數據來驗證結果。借助反復的假設與驗證,針對每項商品都要經常掌握暢銷商品以排除滯銷商品,這在7-11稱為“單品管理”。
“單品管理”的概念是7-11經營的主干。所有的組織、系統,都是為了實現單品管理而存在。某家分店建立了某種假設,某個商品要進多少,總公司都要能應付。世界最先進的資訊系統,能迅速而確實地處理由分店傳來的訂貨資訊;冬天也能應付涼面訂單的生產體制,為此所需的材料掌握,有效率的物流,以及不斷推陳出新,開發創造新暢銷商品……如果分店是幕前,則幕后的所有工作都是以實現單品管理為前提。
換言之,“單品管理”象征了7-11的“思想”、“世界觀”,即持續因應瞬息萬變的顧客需求。
如果確實執行“單品管理”,商機損失就會降低,報廢損失也隨之減少。顧客所需的商品,也能在所需的時候,要多少就有多少,店家的業績、利潤也會上揚。結果,顧客的利益與賣方的利益,竟能完全相容不背。
在全日本超過一萬家的分店里,執行這個“單品管理”的,不僅是老板、店長,甚至是工讀生、兼職人員,而那也造就了7-11的強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