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二:銷售:主力鮮食商品盡量在消費地附近制造
講排場,商品會飛快地賣出
進貨的商品會依時陳列上架。陳列上架之所以與訂貨同等重要,皆因隨著陳列方式不同,商品的銷售也會大不相同。
比方說,前來超市購買晚餐食品的顧客中,事先決定菜單,要買什么都按明確決定好的目的購買,有三成就不錯了。其余的就是逛著賣場,偶然看見某件商品,立即判斷,放進籃子,屬于沖動購買。
所以,比從前更重要的就是商品的陳列方式。須特別注意的就是顧客眼目所及的排面寬度。例如賣蘋果時,擺放在長1.8米的陳列架上,一排的擺法,與一口氣排兩三排擴大排面的擺法,其銷售情況是截然不同的。
牛仔褲的賣場過去分為男士用及女士用,各自分開;但合并規劃成寬敞的賣場,排面擴大成兩倍之后,給人只要去那里,任何尺寸、種類的牛仔褲都很齊全的深刻印象。于是客人就會光顧,購買商品。如果是狹窄的賣場,顧客就不認為是賣場,連上門都不肯。
如果即將有強力的新商品推出,并且預估可能大賣,就要大量進貨。同時下架滯銷貨,確保空間,擴大排面來擺放,就會引發顧客的沖動購買。這正是7-11的基本銷售策略。
商品一旦售出,產生了空位,在里面的商品看起來就像是“賣剩的”。所以,要將商品推向前,排面擺放整齊,給人強烈促銷的印象,才容易下手購買。
排列整齊看似簡單,卻得經常眼到手到,所以這是件難事。在圣跡櫻之丘站前店,僅僅一種新商品——附有玩具的零食,就擺了兩上橫排架,一排就約有20個商品。真讓人目瞪口呆。附玩具的零食、玩具才是主角,其中海洋堂這家模型公司所制造的公仔,出了各種系列,很受中老年人歡迎。而且,就因為不知盒子里裝著哪個公仔,所以有不少人會大批購買。大膽的陳列,擺了兩個架子的排面,也是為了誘發沖動型的大批購買,稱得上是“主攻型的陳列”。
心理戰時代,“待客”是最重要的“演出”
如果你在7-11開始打工,在訂貨、展售商品之前,最先必須牢記的術語,那就是“基本四原則”——“商品充足”、“鮮度管理”、“整潔”、“親切服務”。
“商品充足”就是“顧客所需的商品要齊全”。為此,就要執行借助假設、驗證的單品管理,這在之前已反復談論過了。
“鮮度管理”就是“新鮮的商品隨時要充足”。在檢查商品、上架時,還留在架上的商品要確認其保存期限,剔除過期商品。
“整潔”就是“保持店內清潔舒適”。所以,經常打掃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親切服務”就是讓顧客感到賓至如歸。
對于經常光顧的客人,如果能夠予以問候:“非常感謝您。之前您所購買的商品,感覺如何呢?”顧客就會備感親切。于是相互交流,產生了對話。這就是面對面的待客。
即使客人手中拿著幾件大衣,卻無意購買,你希望他能試穿,就可以說,“這是今年的最新款式”,“要不要試穿看看呢”。只要積極地表現誠意,顧客就會嘗試看看。正因為現今物資過剩,消費已達飽和狀態,所以,沖動購買成了主流,待客就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理論上大家都認同,但是真正做到卻并不容易。但是,你會發現只要是一流的業務員,任何人都是這么做的。在7-11,有些老板娘能夠很自然地問候客人,如果由她擔任店長,這家店多半會生意興隆。重點不在于銷售,而是為了要讓客人購買,你愿意“演出”多少?畢竟現今已完全是服務取勝的時代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