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人才報·大學周刊 專訪:中國博客第一人方興東 大學生創業
失敗都比不創業好
大學生不被重用的真正原因
點評:“成功焦慮”誤人子弟 方興東,現任“博客網”網站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1969年8月出生,浙江義烏人。1987-1994年就讀于西安交通大學,獲工學學士、碩士學位;1996年3月進入清華大學攻讀電子商務博士學位。他是中國第一家專業的互聯網研究和咨詢機構——互聯網實驗室(Chinalabs.com)共同創始人,全球第一大中文博客網站——博客網(原名博客中國)共同創始人,“博客”中文概念共同創造者,中國“數字論壇”發起成員之一,被譽為“中國信息產業最具影響力的獨立評論家”。
2005年7月19日,方興東的孩子“博客中國”來了一次大變臉,成了“博客網”。于是媒體圈、IT圈、文化圈的“三教九流”都趕到方興東的周圍,湊熱鬧,他們擁護著這位互聯網的前輩。
那么這位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從事IT研究、分析和評論,出版《IT史記》、《起來——挑戰微軟霸權》等IT專著17部,博客中國(blogchina)和互聯網實驗室(Chinalabs)共同創始人為什么有如此號召力?對于渴望創業的大學生們,博士方興東又有什么好的建議呢?方興東和本報記者有了如下的對話。我是“詩人”也是“農民”。
《大學周刊》:你對自己作何評價?
方興東:我既是一個“詩人”,也是一個“農民”。“詩人”指我是有理想的,事實上,人是必須要有理想的,尤其是在互聯網這個行業。有人問我,為什么吸引那么多優秀的人才,我告訴他們絕不是待遇,而是我有理想。這個理想不僅僅是我個人的,也融入了我的團隊,他們為什么要加入,就是因為他們認同了這個理想。我們最大的理想就是自己做的事情能夠最大程度去改變社會。“農民”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勤奮。你的腦子不會比別人更聰明,你也沒有比別人更好的背景,你也沒有比別人更多的資源,但是你可以比別人更勤奮。勤奮能制造差距的。
《大學周刊》:在IT界你因為敢于直言,引來過很多爭議,這是你的性格決定的還是想借此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方興東:提高知名度不是那么簡單吧!我想最主要的還是要看你的觀點到底怎么樣。我寫了十年的評論,如果這些評論僅僅只是為了嘩眾取寵,早就沒有人看了。真正有見地的觀點,并不是一開始就能被大眾所接受,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才被大家所認同。比如說挑戰微軟,一開始大家也是不理解為什么要挑戰它,而現在大家都越來越理解了,我認為挑戰應該是IT產業的一種精神。包括三年前博客革命,別人都說方興東在說胡話,一個人寫日記怎么會成為革命,但現在可以看出這確實是帶來了一場革命。
《大學周刊》:你希望“方興東”這個名字在中國的互聯網發展史上成為一個什么樣的符號?
方興東:我覺得這個符號的東西并不重要,關鍵是看自己究竟做過什么。比如說十年來我一直在為互聯網搖旗吶喊,三年來我一直在為博客搖旗吶喊,這些東西能夠對社會的改變起到一點作用,我認為這就是它存在的意義,但這與我本人有沒有直接關系,我覺得不重要。一個人的出名并不重要,但如果說你要是做好了一件事,你不想出名都難。大學生創業失敗都比不創業好 《大學周刊》:現在有很多大學生都在進行創業,你怎么看待?
方興東:我覺得大學生創業是好事,應該鼓勵大學生創業。在學校里學的書本知識,學生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我們在創業中則可以面對很多現實的問題和壓力,包括你的業務、客戶等,創業可以讓你全面地接觸社會。但創業一定要找到一種好的方式,一定要是自己可以承擔的風險之內。我最基本的理念是“創業失敗都比不創業好”。
《大學周刊》:你認為大學生創業如何權衡自己的利弊問題?
方興東: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如果正面的東西遠遠大于負面的東西,那就應該去做,不能因為個案而否定了全部。不過在這個時期創業關鍵還是要看個人,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把握。我想隨著社會的發展、創業之路的發展,學生創業應該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力量。
《大學周刊》: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需要把握的最重要的一點是什么?
方興東:最重要的是控制風險。大學生創業首先還是一個摸索階段,并不是說要你去發大財,賭一把。而這個風險應該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承擔的,是要讓自己在這個小風險里不斷實踐,得到更多的是嘗試,積累經驗。大學生創業最主要的還是一個參與,而不是為了某一個目的,不是為了創業而創業。
《大學周刊》:你認為大學生創業的最佳時期是什么時候?應該以一條怎樣的途徑去進行創業才是科學的?
方興東:大學四年級應該是最好的時候。這個時候基礎課都比較扎實了,專業課也有比較好的把握,相對于功課的壓力也比較小了。但如果僅僅為了創業而把學業拋棄掉,這個承擔的風險就太大。我認為大學生要創業,但在創業的時候最好不要承擔太大的風險,不能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圍,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把握。用盡可能低的風險去創業,投入你的時間,投入你的精力,投入你的激情。
《大學周刊》:對正在創業或者即將踏上創業之路的大學生談談你的創業心得、創業經驗?
方興東:創業一定要控制風險,真正獲得很大成功的比例很低。在創業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肯定跟你打一份工是完全不一樣的,你要與各種人打交道,你的溝通能力、壓力承受能力、應變能力等等,這些東西都需要你有這個非凡的能力去承受,所以說我覺得創業的最大意義不在于成敗,而在于這個過程本身。最根本的一點,創業更重要的是鍛煉一個人的心態,這種心態就是你始終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博客網超越三大門戶只是時間問題
《大學周刊》:“博客中國”于2005年7月19日已正式改名為“博客網”,其相應的域名也會改變,為什么會做出這么重大的改變?
方興東:主要是要把博客做大,要把幾百萬的用戶做到幾千萬用戶的一個博客。接下來我們要開拓十倍甚至幾十倍的客戶,所以品牌、域名也必須大眾化。另外,從互聯網的發展來看,博客的應用也開始由少數的愛好者走向大眾,所以你的品牌、你的域名都要跟得上這個發展趨勢。
《大學周刊》:你把現在主流的互聯網模式命名為互聯網1.0版,而把你的博客網命名為互聯網2.0版,你用什么來證明博客網的出擊能顛覆目前傳統的互聯網模式?
方興東: “互聯網2.0”時代,就是互聯網的個人時代。有兩大核心特點:第一,以個人為中心。“互聯網2.0”發揮的是個人的力量,“互聯網2.0”就是個性化最大張揚的個人時代。讓每個人都可以進來,而不是作為被動的客體,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第二,以自組織為中心。“互聯網2.0”發揮的是自組織的力量。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創造的內容與內容之間,以及個人匯聚的群體與群體之間,都是以不同的自組織方式,架構起來。我們理想的狀態就是整個網站80%的東西都是由網民自主,不需要編輯更新,全天24小時自動更新。通過這兩大核心特點,互聯網可以最大程度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我想這個肯定是互聯網運用一個最根本的變化。
《大學周刊》:在這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對你來說最大的阻力是什么?你最擔心的又是什么?
方興東:我覺得最大的阻力應該是我們自身。我們力求把“博客網,你我的網絡” 這個核心理念落實到每一個產品中,每一個員工的腦子里,因為發展速度太快,可能有些員工特別是新員工在理解這個含義上會存在偏差,這還需要多交流、溝通。最擔心的還是發展速度,我覺得快速發展還是最重要的。要體現力量主要還是通過速度,現在我們的規模還沒法跟新浪、搜狐相比,所以我們的速度一定要跟上,速度跟不上,那你就沒法跟人家比。但是這個速度快一定要是健康的快,不能是盲目的快。
《大學周刊》:博客網的下一個目標是什么?
方興東:我們的目標就是在兩年之內成為國內的第一網站,要在訪問量上超越三大門戶,這個目標是堅定不移的,而且應該是能夠快速完成的。
|